部分进口抗艾药物可享免税政策 本土企业影响几何
新京报讯(记者 张秀兰)4月7日,财政部官网发布《关于2021-2030年抗艾滋病病毒药物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对卫生健康委委托进口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底,我国报告存活HIV感染者为95.8万,整体疫情持续处于低流行水平。新京报记者盘点国内现有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市场发现,外资企业产品仍占据主流,本土企业则以仿制药为主。
外资企业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主流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丙型肝炎学组和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共同修订发布的《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指出,作为需要长期用药治疗的慢性病,艾滋病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减少病毒载量,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根据IMS Health&Quintiles报告,预计至2027年,中国抗艾滋病(HIV)病毒药物市场规模将可能超过100亿元。新京报记者盘点发现,进口药物依然是国内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市场的主力。
根据头豹研究院2019年抗HIV药行业研究报告,吉利德、葛兰素史克(GSK)、强生和百时美施贵宝(BMS)四家企业占据全球超过九成的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市场,吉利德更是以一己之力实现超过50%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市场,2018年至2019年,共有6款重磅抗HIV新药上市,除一款本土产品外,其余均为进口抗 HIV药物,分别为葛兰素史克的“绥美凯”(国内首款单片复方制剂)、吉利德的“捷扶康”(国内首个抗HIV单一片剂方案)和必妥维、杨森的恩临和普泽力。吉利德、默沙东和GSK三家外资企业几乎垄断国内抗HIV药物市场。其中,吉利德占据国内超过80%以上的市场份额。
本土40余家企业涉足,以仿制为主
丁香园Insight数据库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已获批上市的抗HIV药物有37种,涉及国内企业超过40家,包括齐鲁制药、迪赛诺等,以仿制药为主。
国内近两年上市的唯一一款本土创新药来自前沿生物,旗下药物艾博卫泰(商品名为艾可宁)是我国第一个治疗艾滋病的原创新药,也是全球首个长效HIV融合抑制剂,于2018年获批上市,该药填补了我国艾滋病治疗方案中针对住院及重症患者的临床空白。此外,包括江苏艾迪药业、豪森药业等在内的本土企业也有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处于临床阶段。
近年来,艾滋病暴露后预防用药也开始进入国内市场。暴露后预防是指尚未感染HIV的人在与HIV感染者或感染状况不明者发生易感染HIV的行为后,在72小时之内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以预防HIV感染。世界卫生组织在《为预防艾滋病毒感染采取暴露后预防治疗》中指出,如果在可能出现艾滋病毒感染暴露后及时开始HIV暴露后预防治疗,可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达89%。随着艾伯维等旗下相关药物上市,这一领域也成为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市场中值得关注的增量部分。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十大券商一周策略:吃饭行情正在酝酿
- 海康威视暴涨 净利现金流均创历史新高,张坤豪掷11亿加仓
- 机构观点趋谨慎!但斌:调整或将持续到三季度或年底
- 无人驾驶概念爆发 北汽蓝谷等涨停 极狐阿尔法S正式上市
- 平安证券--电子行业周报:台积电上调资本开支 关注MINILED显示
- 上周A股ETF 净流入104.8亿元
- 2亿人次史上最热五一黄金周来袭 旅游行业中长期持续恢复
- 中银证券:建筑行业业绩总体边际有好转 装配式建筑业绩表现较好
- 稳稳赚!14天期年化3.8%活期理财七日年化2.6%
- 酱香酒快钱神话:卖货靠搭飞天茅台 零售价超出厂价近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