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供离不开产业升级

在落实具体品种保供举措的同时,有必要完善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建设,加快推动产业升级,以增加农产品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要加快建立农业市场信息长期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建立农业补贴与农资价格联动机制;完善产地仓储保鲜冷链建设。
春节临近,农产品保供稳价依然是社会关心的热点。商务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向部分省区市投放中央储备牛羊肉,适时组织冬储菜等生活必需品投放。农业农村部表示,将主攻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建设更加畅通有效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
综合看,春节和以后一段时间,全国肉蛋奶果菜鱼供应总量充足,完全可以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2021年全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是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眼下,柑橘等大量上市,苹果、梨等库存充裕,水果市场总量足、品种多。当前,全国蔬菜在田面积同比增加200多万亩,预计未来3个月蔬菜供应量同比增加350万吨,加上冬储蔬菜,可供每人每天约3斤菜。这一组组数据折射出底气所在。
不过,“菜篮子”保供稳价并非高枕无忧。日前,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对36个城市“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情况进行了考核。总体看,各城市“菜篮子”产品调控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但部分城市也暴露出自给能力下降,受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影响,一些“菜篮子”品种价格短期上涨等问题。今年稳产保供任务重,后期部分地区可能会出现阶段性不利天气,农产品保供稳价面临的压力较往年偏大。
展望全年,结构性、品种性问题依然存在。蔬菜总量问题不大,就怕出现季节性、区域性短缺,应紧盯灾害性极端天气,强化生产监测预警,制定应急保供预案。生猪产能调控机制已经建立,重点是分级落实产能调控责任,稳定环保、用地等长效性支持政策。这几年牛羊肉产需缺口越来越大,要实施肉牛肉羊生产发展行动,提升稳定供给能力。
在落实具体品种保供举措的同时,有必要完善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建设,加快推动产业升级,以增加农产品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
要加快建立农业市场信息长期监测预警体系。汲取生猪供给波动的教训,对标国外农业信息监测预警体系,应用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变事后调节为事前引导,既防大涨也要防大跌。蔬菜方面,明确重点品种和区域,支持大中城市提高蔬菜自给率,加强产销有效衔接。生猪方面,收集发布产能、生产、价格等信息,围绕母猪存栏等核心指标,引导养殖场户合理调节产能,防止大起大落。
要加快建立农业补贴与农资价格联动机制。2021年以来农资价格上涨明显,眼下化肥价格虽比高峰时有回落,但总体仍偏高。当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春耕生产准备阶段。要建立完善农业补贴与农资价格联动机制,明确联动条件、范围、幅度,及时给予实际种地农民补贴,避免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被农资涨价因素冲减。
要完善产地仓储保鲜冷链建设。设施农业让农产品生产实现了周年供应,但是,丰收在田不等于餐桌无虞,周年供应不等于均衡上市。农产品供求受多重因素影响,从产地到餐桌的路很长。近年来,设施农业产能增长迅速,但仓储保鲜能力明显不足。减少价格波动,必须依靠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仓储保鲜冷链建设等措施,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对县域来说,要针对大流通的需要,结合田头市场建设,布局一批节能型贮藏库,形成农产品流通“蓄水池”。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经济日报 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 央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
- 重磅!全国性稳经济会议召开,李克强:将向12省派出督查组!
- 我国将扩大有效投资REITs助力基建提速 基建板块大幅走强
- 17股公布上半年业预告 10股预增
- 全国稳经济会议召开 向12省派督查组
- 怡合达等36股获20家以上机构调研
- 源头创新药中国上市三年后在美国获批 发明人:成功得益于国家支持与鼓励
- 韩国发布“K半导体”战略 全球半导体争霸战升温活期理财七日年化2.6%
- 5月25日机构推荐65只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