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息差最低降至1.28%,银行息差管理挑战犹存

2024-05-02 18:57:55 来源: 银柿财经

  随着张家港行002839)(002839.SZ)晒出2023年“成绩单”,A股42家上市银行的2023年年报披露正式“收官”。随之而来的2024年一季报也让银行最新的业绩表现浮出水面。

  过去一年,银行业面临的压力有目共睹。受息差收窄、金融市场变化等因素影响,利息收入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双双下滑成为行业常态,不少银行的经营业绩持续承压。42家银行中,有13家在2023年陷入“增利不增收”窘境,另有郑州银行002936)(002936.SZ)、光大银行601818)(601818.SH)等5家银行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营收大头的“利息净收入”对整体营收的拖累作用最为明显。在各家银行的2023年业绩会上,围绕如何做好息差管理,高管们纷纷“支招”。而根据一季报数据,息差收窄情况仍在持续,并继续拖累利息净收入,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仍面临挑战。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息差普降,瑞丰银行下滑48BP“领跑”

  事实上,各家银行对于2023年的息差收窄走势早有预期。在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招商银行600036)(600036.SH)行长王良就曾表示,贷款重定价带来息差收窄导致的营收增长缺口,是银行业2023年最主要的挑战。

  从数据表现来看,净息差这一体现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的确在2023年出现了较快下滑。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2023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69%,首次跌破1.7%关口。这是净息差连续第四年下滑,22个基点的下滑幅度也录得2017年以来的最大降幅。

  具体到各家银行的表现,2023年,除青岛银行002948)(002948.SZ)净息差小幅增长8BP外,其余41家银行全部下滑。城农商行中,瑞丰银行601528)(601528.SH)、江苏银行600919)(600919.SH)、苏农银行603323)(603323.SH)分别以48BP、34BP、30BP的降幅排在前三位;股份行中,平安银行000001)(000001.SZ)降幅最大,为37BP,华夏银行(600015.SH)和光大银行则以28BP和27BP的降幅紧随其后;国有六大行中,建设银行601939)(601939.SH)、工商银行(601398.SH)和农业银行(601288.SH)的降幅均超过30BP,分别为32BP、31BP和30BP。

  不仅如此,净息差低于1.8%警戒线的银行数量也在大幅增加,从2022年的12家增至2023年的25家。2023年末,厦门银行601187)(601187.SH)和交通银行601328)(601328.SH)的净息差已低至1.28%。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根据多家银行在年报中的阐释,净息差收窄主要是受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市场利率和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叠加LPR下调后贷款重定价效应和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因素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存款定期化趋势没有根本性改变,使得去年的存款利率下调难以带来整体负债成本的下行,也给银行的净息差带来挑战。如何做好负债端的成本管控也成为摆在各家银行面前的现实问题。

  零售存款定期化趋势突出,苏农银行占比提升最快

  从年报数据来看,2023年,各家银行在公司存款方面的表现存在分化,但在零售端无一例外地都呈现出了存款定期化趋势。

  具体表现上,42家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增速都超过了同期存款总额增速,使得个人定期存款占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宁波银行002142)(002142.SZ)、招商银行、浙商银行601916)(601916.SH)的个人定期存款增速最快,分别为65.45%、48.58%和43.89%,带动个人定期存款占比较2022年提升了5.64、5.55和2.7个百分点。不过占比提升最快的则多为城农商行,排名靠前的分别是苏农银行、郑州银行和青岛银行。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2022年以来,尽管银行业完成了多轮大范围的存款利率下调,但存款付息率在定期化趋势下较为刚性,使得银行在负债端的成本始终高居不下。42家银行中,有19家银行的存款平均成本率不降反升,涨幅最大的是中国银行601988),存款付息率提升了44BP,宁波银行和交通银行则以24BP和14BP的涨幅紧随其后。

  股份行中,有7家的存款付息率都有所抬升,其中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的涨幅最大,分别提升了11BP和10BP。不过招商银行的存款付息率在提升后还是维持了较低水平,为1.62%,仅次于邮储银行601658)(601658.SH)的1.53%。存款付息率下降最快的股份行是浙商银行,较前一年下降了5BP,主要得益于该行自2022年起就已启动压降付息率“战役”。在浙商银行行长张荣森看来,压降付息率是最快实现营收和不消耗资本的方法,但也是最难的方法。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年内或将迎来新一轮存款利率调整

  “今年息差仍将面临较大压力。”多位银行高管在各自银行的业绩会上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并透露了下一步稳息差的方向。其中被频繁提及的策略便是加大对高成本存款的压降力度。

  招商银行在年报中表示,将通过持续加强对高成本存款的量价管控,应对存款成本上升压力。在具体举措上,将坚持核心存款为主的推动策略,通过结算服务、财富管理、产品创新等方式拓展稳定的低成本存款。兴业银行601166)也在年报中表示,坚持把压降负债成本作为稳定息差的关键抓手,不断加大低成本定期存款置换高成本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力度。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在业绩发布会上称,2024年,中国银行将加大对高成本存款的压降力度,包括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以及三年期以上大额存单。

  事实上,不少银行已经开启了对高成本存款的压降力度,比如以零售业务见长的招商银行自去年底就已停发了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另有多家股份行减少了三年期大额存单的供应量。建设银行首席财务官生柳荣称,从去年二季度开始,该行便通过考核调整、内转调整,引导分行吸收更多结算资金,更好地控制三年期以上付息率较高的存款。

  与此同时,各家银行也通过提高活期存款占比的方式,从总体上压降付息成本。中国银行在年报中称,将稳步拓宽活期存款来源,积极拓展代发薪、现金管理、快捷支付、社保卡等存款重点业务。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强化财富管理AUM的综合考核让客户留存更多活期存款,设法提高活期存款占比。

  展望后续,业内普遍认为,出于稳定息差以及应对存款定期化的需要,后续银行或将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中金公司601995)认为,有必要更大幅度的下调存款利率,减少银行息差压力、为支持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空间,根据存款历史成本,以及存款与国债利率的比价估算,定期存款利率至少有20-50BP的下调空间。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南京化纤
  • 紫光股份
  • 朗源股份
  • 新晨科技
  • 神宇股份
  • 新华都
  • 滨江集团
  • *ST保力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