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一季度销售高达439亿元

2024-05-09 19:22:56 来源: 国际金融报

  2024年第一季度司美格鲁肽的销售业绩创新高,为诺和诺德贡献了422亿丹麦克朗的销售业绩(折合人民币约439.2亿元)。司美格鲁肽的日益火爆将整个GLP-1赛道带出了圈,在GLP-1赛道中,诺和诺德和礼来两大王牌企业缠斗不休,国内市场竞争不断升温,竞品和仿制品的出现或将成为诺和诺德的威胁。

  减重版加持下销售额创新高

  作为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的原研企业,诺和诺德旗下共有3款司美格鲁肽药物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分别为Ozempic(注射用降糖药)、Wegovy(注射用减重药)和Rybelsus(口服降糖药)。

  根据诺和诺德季度报,其皮下注射制剂Ozempic(用于降糖)实现营收278.1亿丹麦克朗(约合2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口服片剂Rybelsus(用于降糖)销售额达50.13亿丹麦克朗(约合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减重产品Wegovy销售业绩达93.77亿丹麦克朗(约合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这也意味着该三款产品在第一季度就为诺和诺德贡献了422亿丹麦克朗的销售业绩(折合人民币约439亿元),占据总营收的超50%。

  当前全球肥胖人群已经超过50%,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健康”也有了更为广泛的定义,在此背景下,司美格鲁肽在疾病治疗属性的基础上也有了一定消费属性,并且获得了广大消费群体的青睐。季报显示,一季度减重产品翻倍增长。

  诺和诺德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周赋德(Lars Fruergaard J rgensen)表示:“我们对2024年前三个月的销售增长感到满意。增长由公司用于糖尿病和肥胖症治疗的 GLP-1 类药物的需求增长所驱动。我们的创新治疗药物正在造福更多患者,而收购3 家Catalent 生产厂的协议将使我们在未来能够服务更多糖尿病和肥胖症患者。在研发 领域,我们对司美格鲁肽肾脏结局试验的积极结果,以及Wegovy 在美国产品标签扩展用于降低心血管风险感到非常高兴。”

  GLP-1领域另一巨头礼来制药的销售数据也很亮眼。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礼来的明星产品替尔泊肽(英文名称:Tirzepatide)为其贡献了23.24亿美元,占总营收的比重约为26%;其中,降糖版替尔泊肽 Mounjaro销量暴涨217%,已达18.07亿美元。

  中国市场销售额持续增长

  在中国,司美格鲁肽针剂和口服药仅获批用于糖尿病适应症。

  根据诺和诺德2023年年报披露,在中国地区,司美格鲁肽注射剂的销售额增长了 97%。销售增长主要体现在接受度的提高。GLP-1在糖尿病处方药总量中的占比已从一年前的 1.6%增加到 3.0%。占据中国地区71.1%的市场份额。

  今年一季度,在中国的总营收达45.06亿丹麦克朗(折合当前汇率约6.50亿美元),同比增长7%。另值得一提的是,口服司美格鲁肽片(Rybelsus)自今年1月在中国上市起在中国区的销售收入为0.55亿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5723.72万人民币)。此外,诺和诺德已于去年5月在中国递交了司美格鲁肽减重疗法(Wegovy)的上市申请,今年有望在中国获批。

  来自竞品的威胁

  司美格鲁肽的日益火爆将整个GLP-1赛道带出了圈,在GLP-1赛道中,司美格鲁肽的竞争对手们早已摩拳擦掌。

  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市场,礼来的GLP-1R/GIPR双重激动剂Tirzepatide(替尔泊肽)是司美格鲁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之一,2023年11月,Tirzepatide用于减重的适应症也获得美国FDA的批准上市。2023年8月,Tirzepatide用于减重的适应症也在华申报上市。

  此外,在中国市场,也有两款备受关注的减重药物获批,即华东医药000963)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和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注射液,同时,国内还有多家药企在布局GLP-1R靶点药物用于减重。2024年1月,信达生物宣布其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胰高血糖素受体(GCGR)双重激动剂玛仕度肽在中国超重或肥胖成人受试者中的首个III期临床研究(GLORY-1)达成主要终点和所有关键次要终点,这也意味着该产品的三期临床试验获得成功。据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官网信息显示,信达生物已提交了玛仕度肽的上市申请并已获得受理,如若玛仕度肽上市成功,其将成为首个国产减重的GCGR/GLP-1R双靶点创新药。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司美格鲁肽尚无仿制药获批上市,仅诺和诺德一家在售,因此诺和诺德对司美格鲁肽具有一定的定价权和全部的市场份额。这是诺和诺德营收飙升的原因之一。

  诺和诺德在中国的司美格鲁肽专利将于 2026 年到期,对司美格鲁肽仿制的竞争赛已经开始。其中率先申报的九源基因,在这方面布局较早。该公司有近 18 年开发代谢疾病药物的经验,其于 2005 年开展 GLP-1 受体激动剂的研究,并凭借多肽药物技术平台开发出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今年 1 月,九源基因向港交所递交 IPO 申请并获得受理。本次申报上市的是司美格鲁肽生物注射液类似药,该产品于 2021 年获得临床默示许可,2023 年完成临床 3 期研究。CDE 官网显示,目前进入三期临床阶段的就有九源基因、华东医药、博唯生物、四环医药、珠海联邦、齐鲁制药、丽珠集团000513)、石药集团等不下十家。

  另外,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体重管理适应症也成为当前研发一大热门。目前,九源基因、丽珠集团、倍特药业、翰宇药业300199)、特瑞药业等都已经申请了减重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价高一直是原研药的死穴,原研药贵在研发、贵在创新,而仿制药由于可节约大量研发成本,价格往往较低。当仿制品密集涌入,未来司美格鲁肽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或将大打折扣。此外,有消费者反馈,用于减重适应症的司美格鲁肽普遍存在“耐药性”问题,几乎在6个月后体重会出现反弹。同时,在众多竞争者出现后,未来司美格鲁肽是否降价还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众多GLP-1类药物正在研发中,那些已进入后期临床试验阶段的公司可能已看到突破口的曙光。然而,即使获得了批准,它们是否能在市场上真正脱颖而出并取得成功,仍是个未知数。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看,这种竞争激烈的情况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它有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链的优化,进而使患者从中受益。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航天晨光
  • 天银机电
  • 上海贝岭
  • 西测测试
  • 荣科科技
  • 光大同创
  • 通光线缆
  • 英力股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