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 邮轮入境免签新政实施 我国邮轮产业迎新经济增长点

2024-05-24 11:11:05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梦娜)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决定在中国沿海所有邮轮口岸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这一政策将对我国旅游、邮轮等产业产生哪些积极影响?本土邮轮企业如何做好提质升级,积极参与海外市场竞争?为此,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了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欧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联席主任汪泓。

  “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将为我国旅游和邮轮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汪泓表示,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和开发创新旅游产品等措施,推动我国旅游和邮轮产业迈向新高度。

  为了提升竞争力,汪泓认为,我国本土邮轮企业需要不断投资并推动产品创新,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通过与国际邮轮公司进行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本土邮轮企业提升自身运营水平。同时,拓展海外市场机会,吸引更多国际游客选择乘坐中国本土邮轮。

  免签政策为邮轮旅游产业注入新活力

  自5月15日起,乘坐邮轮并经由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可从天津、辽宁大连、上海、江苏连云港、浙江温州和舟山、福建厦门、山东青岛、广东广州和深圳、广西北海、海南海口和三亚等13个城市的邮轮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活动范围为沿海省份和北京市。

  汪泓认为,免签政策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一政策降低了外国游客入境的门槛,为外国旅游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旅游方式。预计将有更多外国游客选择乘坐邮轮来华旅游,增加我国入境游人次。

  “沿海及北京地区的旅游消费将得到显著提升,跟团旅游、酒店住宿、餐饮、购物等各方面都将随之受益。这将为我国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旅游市场进一步繁荣。”汪泓说。

  “对于邮轮产业而言,免签政策将吸引更多国际邮轮选择停靠我国的邮轮母港,增加邮轮的停靠频次和游客人数。这将直接带动港口服务、补给、维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邮轮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汪泓补充道,免签政策也为邮轮旅游产品的创新提供了契机,旅游企业可以结合邮轮的特点和优势,开发出更多具有吸引力和特色的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需求。

  形成统一的邮轮产业发展规划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邮轮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汪泓预计,未来几年内,邮轮产业将成为上海旅游业和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

  “上海将逐渐形成完整的邮轮产业链条,包括邮轮制造、维修、物资供应、港口服务、旅游服务等环节。这将有助于提高上海邮轮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汪泓表示,上海邮轮产业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通过引进和研发新技术、新设备,提高邮轮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邮轮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未来如何联动,协同促进邮轮经济发展?

  汪泓认为,长三角地区应加强区域合作与协调,形成统一的邮轮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整合区域内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邮轮经济的发展。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强港口建设,提高邮轮的停靠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区域内的交通网络连接,便捷游客前往邮轮港口。

  “长三角地区可以共同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邮轮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打造精品邮轮旅游线路,提升长三角地区邮轮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汪泓说。

  助力我国本土邮轮真正融入海外市场

  我国邮轮市场作为新兴市场,未来如何积极参与海外市场竞争?汪泓认为,除了硬件和服务的提升,我国本土邮轮公司还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国际合作、市场调研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在海外市场中站稳脚跟,为中国邮轮业赢得更多的国际声誉和市场份额。”

  汪泓坦言,要进入海外市场,特别是欧美等成熟市场,我国本土邮轮公司必须对其邮轮产品与服务进行全方位的提升。不仅是硬件设施上的投入,还包括对服务流程、旅客体验的细致打磨。她举例称,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旅游习惯,邮轮公司需要设计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和活动,确保游客在邮轮上度过既舒适又难忘的旅程。

  品牌的力量在海外市场竞争中尤为关键。“我国本土邮轮公司需要构建一个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品牌形象,通过每一次的服务细节、旅客口碑来逐步积累和沉淀。”汪泓认为,利用数字化营销手段,如社交媒体、旅游论坛等,积极与潜在游客互动,也是提升品牌在海外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要真正融入海外市场,与国际邮轮公司、旅游机构等的合作与交流是不可或缺的。”汪泓说,通过与国际同行的深度合作,可以更快地掌握行业的最佳实践,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同时,海外市场的法规、文化、消费习惯等都可能与国内存在显著差异。

  为此,汪泓建议,我国本土邮轮公司在进入海外市场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确保所有的运营活动都符合当地的法规要求,同时也能满足当地游客的期望。

  汪泓表示,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海外市场的运营需要一支既了解国际邮轮业务,又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专业团队。为此,我国本土邮轮公司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内部培训、海外交流、专业认证等多个环节,确保团队的专业性和国际化水平。

  汪泓特别谈到,当前,我国邮轮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爱达·魔都号”的商业运营,标志着我国邮轮产业迈入了新的里程碑。未来,为了响应新质生产力的要求,我国邮轮产业链需要在上游加强研发与设计能力、使用先进材料与技术并注重绿色环保理念;在中游实现智能化运营管理、提供高端服务体验并确保安全管理;在下游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推广邮轮旅游文化并倡导绿色旅游。这些部署将有助于我国邮轮产业链的全面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威尔高
  • 东晶电子
  • 先锋电子
  • 北京科锐
  • 中亦科技
  • 晨丰科技
  • 长城电工
  • 剑桥科技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