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投企业净资产TOP50榜单公布 千亿“俱乐部”扩容至4家

2024-06-21 15:26:34 来源: 银柿财经

  城投平台作为地方政府的职能延伸,曾深度参与中国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进展,并一度被视作中国经济领跑全球的一大法宝。不过,城投平台的债务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成为政府目前亟待化解的风险。从“35号文”到“47号文”再到“14号文”,政策高压下,城投平台转型呼声渐起,“退平台”“整合重组”成了行业新常态。

  作为城投大省,浙江省发债城投平台数量超过400家,存量城投债规模超过两万亿元,均位于全国前列。浙江省雄厚的经济实力曾是本土城投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那么,在监管力图划清政府与城投界线的背景下,褪去政府信用光环后,城投企业“成色”如何?又有哪些变化正在发生?

  为更好了解及追踪城投企业情况,联合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基于最新的2023年度城投企业财务数据以及对城投平台的调研观察,从净资产、营收、负债、融资难度、盈利能力、增长情况等六个维度入手,持续推出“浙江省城投企业榜单”。数据范围为同花顺300033)数据口径下浙江省内已披露2023年年度财报数据的414家城投企业(不含省级城投、未披露最新数据以及数据不全的企业)。

  本篇是该系列首个榜单——浙江省城投企业净资产排行榜TOP50。

  截至2023年底,已发布财务报告的城投公司的净资产规模达到64.6万亿元,同比上年增长2.96%。浙江城投公司的净资产规模为8.64万亿元,相较于上年增长7.99%,虽低于2022年的18.32%,但这一成绩放在全国仍是佼佼者。

  2023年浙江净资产规模超过千亿的有4家,而2022年超过千亿的仅有1家。千亿“俱乐部”扩容的背后,城投平台整合重组步伐正在加快。

  登上该榜单榜首的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正是通过整合杭州市钱江新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后实现了净资产排名的跃升,其净资产规模由2022年的610.9亿元增至2023年的1340亿元。排名第二位的宁波通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则是由原宁波通商集团有限公司、原宁波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优化重组而来。在加快重组整合背景下,资产正在向头部城投公司集中。2023年TOP10企业的净资产规模合计达到9811.66亿元,在整体净资产中的占比为11.36%,较2022年的10.33%提升了1.03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城投平台的整合重组不仅出现在市级平台,区县级平台也时有发生。一些城投企业依靠整合重组获得了更高的主体信用评级,对扩大主业规模和提升融资能力产生了积极影响。比如,受益于温州市水务燃气国有资产的整合并入,温州市公用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主体评级在2023年9月升至AAA,在此之前,该公司维持在AA+评级已6年有余。

  不过净资产排名靠前的企业仍多为市级平台。在净资产过千亿的城投企业中,仅杭州萧山国有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一家为区级城投,但其净资产收益率仅为0.5%,远低于其余三家。

  事实上,城投企业虽然资产规模较高,但盈利能力仍然较弱。从净资产收益率(ROE)来看,2023年浙江省城投企业的中位数已降至0.89%,较2022年降低了0.27个百分点。净资产TOP10企业中,高于ROE中位数的仅有净资产TOP3企业以及排在第10位的杭州上城区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4家。

  另有40余家企业的ROE不足0.2%,占到了浙江城投企业的近一成。其中,嵊州市投资控股仅为0.1%,据浙报传媒地产研究院统计,嵊州的土地多数由嵊州市投资控股拿地,仅2021年至2023年间就拿地超过30宗,总建面超200万平方米,多数地块处于未开发状态。

  粤开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城投公司的盈利能力下滑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主营业务特性,城投公司主要经营公路、桥梁、保障房等具有公益性质的项目,而这些项目普遍盈利能力较弱,难以产生足够的利润;二是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下行以及房地产市场调整,城投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疲软,同时地方财政紧平衡态势下政府补贴减少,进一步削弱了城投公司的盈利能力。

  这意味着对于城投企业而言,在通过整合重组提升资本实力后,如何依靠转型升级找到利润增长点或是长久发展之道。

  (注:同花顺数据口径下的城投平台是基于企业性质、主营收入政府补助稳定性、与政府资金往来情况等客观标准以及评级报告、研究报告中的分析师观点进行的综合判定,共纳入515家浙江企业。)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飞天诚信
  • 金麒麟
  • 满坤科技
  • 中英科技
  • 凯中精密
  • 旗天科技
  • 广汇汽车
  • 瑞纳智能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