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指为商品期货引来增量资金 短线资金未见分流

2010-06-01 10:51:50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李中秋

  股指期货上市究竟给商品期货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答案于31日正式揭晓。五月份四大期货交易所统计数据显示,股指期货的上市,为商品期货市场带来新增资金的同时,并没有导致短线资金明显向股指期货市场分流,商品期货市场继续保持活跃势头。

  商品市场持仓攀升

  5月份是股指期货的第一个完整交易月份,该交易月的情况可以可观系统地反映期指上市对商品市场的影响。以3月底为比较基准,代表新增资金入市与否的持仓量指标在5月份略有攀升。

  截至5月31日,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月末持仓数据显示,上期所、大商所和郑商所的月末持仓分别为294万手、310万手和220万手,其中,上海和大连市场分别增仓7万手和8万手,郑商所持仓总量保持不变;而中金所持仓总量为22592手,四大期货交易所累计增仓17万余手。数据表明,由于股指期货的推出,商品期市资金总量也有所“受惠”。

  根据中金所此前公布的数据,当前股指期货开户者中,约有80%的投资者来自商品期市的老客户,股指期货存量资金约80亿元。由于商品期货持仓水平没有下降,资金没有减少,业内人士估算,近一个多月以来,商品期市的新增资金在70亿元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金融期货市场与商品期货市场之间具有联动性。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出,金融期货的发展极大地扩大了商品期货市场投资者的队伍。投资者通过参与金融期货交易,对衍生品市场的运行规律和运作机制的理解逐步加深,也相应地提高了投资商品期货的可能性和积极性。

  短炒资金未见分流

  股指期货上市是否分流商品期货市场的短炒资金,成为业界关注的另一个焦点,但通过比较发现,股指期货上市后,商品市场短线资金向股指期货分流的特征并不明显。

  数据显示,5月份沪深300指数期货共成交549万手,名义成交额为4.71万亿元人民币。而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成交量各有增减。主要表现在,大连和郑州市场成交活跃度有所下降,上海市场成交量大幅攀升。

  5月份,上海、大连和郑州三大商品交易所分别成交1.32亿手、5057万手和7860万手,与三月份相比,上期所成交量增加2300万手,大商所和郑商所成交量分别减少300万手和2200万手,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成交量净减少200万手,增减幅度大致相抵。不难看出,这种成交量的增减,是商品期货市场自身出现“内循环”的结果。

  虽然,股指期货交易中短线资金极为活跃,日成交量达到其持仓量的15倍左右;不仅如此,股指期货单月4.71万亿的名义成交金额,也分别超过大连的2.23万亿和郑州的3.93万亿,但透过上述数据分析不难看出,股指期货的短线资金,没有导致商品期市活跃度的明显下降。业内人士预计,随着股指期货成熟度的逐步提高,商品期市对资金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届时,商品和金融期货两个市场有望部分融合。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0

+1
  • 领益智造
  • 田中精机
  • 瀛通通讯
  • 凯旺科技
  • 国华网安
  • 方正科技
  • 东杰智能
  • 德赛电池
  • 代码|股票名称 最新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