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言论】中国汽车牵着世界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言论】中国汽车牵着世界跑

中国不再是区域化市场,而是世界性市场,中国的汽车战略也已经成为世界汽车战略,中国的产业政策就是世界的产业政策,我们是牵着跨国公司跟我们跑。

文/程远

最近还有媒体同行与我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整车与零部件关系问题,他认为中国新车产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远远落后于整车发展,很多自主品牌发布新车时都会说新车搭载的都是国际名牌零部件,号称自己的车是“一身名牌”,好象我们只重视整车生产,对零部件比较忽视。

在我看来,这依然是个老话题,重整车轻视零部件问题一直存在,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个世界的问题,比如德国,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奔驰、宝马、大众等整车品牌,很少有人去关注德国的零部件企业。零部件由于品种多,每件体量小,批量大,专业性强,“自给自足”成本很高,不一定划算,所以很多整车企业都选择全球配套,而且“一身名牌”也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由于零部件企业盈利没有整车多,没有相当规模一般很难生存,世界上大零部件企业也是屈指可数的几家,比如博世、德尔福、电通、麦格纳、大陆等,都很专业,全球也就一两家,德尔福还曾经历国破产保护,他们都是配套全球的。

在中国,重整车,轻零部件也有其客观原因,我们轿车工业改革开放后几乎是从零起步,由于整车见效快,引进整散件组装相对比较容易,所以一开始起步,都是走的这个路子,所谓“三大三小”就都是组装工厂,上海大众开始生产桑塔纳国产化率只有2·7%。现在情况已经有很大改善,对零部件的重视已经大大提升了,国内已经兴起了一批零部件企业,包括合资和外商单独投资的企业。

另外,我们不要惧怕全球配套,实际上大家都是全球配套。我们不必把这个当成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从另一方面讲,完全不采用别人家零部件,只用自己的,这个想法也失之偏颇,所有国外的整车品牌也都是全球配套“一身名牌”。以变速箱为例,绝大多数整车变速箱都选择日本爱信,油泵油嘴则选择德国博世。

零部件问题,我们最先关注的是发动机,很快我们的发动机上去了,应该说现在有几家自主品牌的发动机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总体水平接近世界一些著名品牌。现在大家开始把注意力往变速箱上转移,长城、传祺、奇瑞都在做自己的变速箱,这是我们的短板,我们要补上这一课。

现在我们的整车品牌也仍然以合资为主,50%以上的乘用车来自合资企业,属于外资品牌。

说到零部件问题,有人就想到中国新能源汽车,认为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不像传统汽车领域落后那么多,特别是零部件供应,包括“三电”方面,中国和国外差不多同时起步,因此中国的新能源战略方向确定为电动车。

我们的决策者把国家汽车的未来定格在电动车,是否基于这种考虑,我们不得而知,但听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

很多年前我就说过,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不是资金,不是技术,甚至也不是人才,而是市场。现在资金到处都是,找不到投资渠道,技术更不用说,尤其是汽车领域基本都是通用技术,真正的核心技术没有几项。人才方面,满世界都是人才在流动,随时可以请来高明的专家,只有市场是紧缺资源。

现在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任何人都不敢忽视,可以说凡是进入了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发展都不错,凡是没能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司发展状况都不太好,汽车跨国公司都争相往中国跑,中国已经是大众、日产、奔驰、宝马等十多个品牌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不再是区域化市场,而是世界性市场,中国的汽车战略也已经成为世界汽车战略,中国的产业政策就是世界的产业政策。我们是牵着跨国公司跟我们跑,我们一旦把这个国策定了,新能源可能会成为我们的一个增长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言论】中国汽车牵着世界跑

中国不再是区域化市场,而是世界性市场,中国的汽车战略也已经成为世界汽车战略,中国的产业政策就是世界的产业政策,我们是牵着跨国公司跟我们跑。

文/程远

最近还有媒体同行与我探讨中国汽车产业整车与零部件关系问题,他认为中国新车产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远远落后于整车发展,很多自主品牌发布新车时都会说新车搭载的都是国际名牌零部件,号称自己的车是“一身名牌”,好象我们只重视整车生产,对零部件比较忽视。

在我看来,这依然是个老话题,重整车轻视零部件问题一直存在,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个世界的问题,比如德国,大家关注更多的是奔驰、宝马、大众等整车品牌,很少有人去关注德国的零部件企业。零部件由于品种多,每件体量小,批量大,专业性强,“自给自足”成本很高,不一定划算,所以很多整车企业都选择全球配套,而且“一身名牌”也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由于零部件企业盈利没有整车多,没有相当规模一般很难生存,世界上大零部件企业也是屈指可数的几家,比如博世、德尔福、电通、麦格纳、大陆等,都很专业,全球也就一两家,德尔福还曾经历国破产保护,他们都是配套全球的。

在中国,重整车,轻零部件也有其客观原因,我们轿车工业改革开放后几乎是从零起步,由于整车见效快,引进整散件组装相对比较容易,所以一开始起步,都是走的这个路子,所谓“三大三小”就都是组装工厂,上海大众开始生产桑塔纳国产化率只有2·7%。现在情况已经有很大改善,对零部件的重视已经大大提升了,国内已经兴起了一批零部件企业,包括合资和外商单独投资的企业。

另外,我们不要惧怕全球配套,实际上大家都是全球配套。我们不必把这个当成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从另一方面讲,完全不采用别人家零部件,只用自己的,这个想法也失之偏颇,所有国外的整车品牌也都是全球配套“一身名牌”。以变速箱为例,绝大多数整车变速箱都选择日本爱信,油泵油嘴则选择德国博世。

零部件问题,我们最先关注的是发动机,很快我们的发动机上去了,应该说现在有几家自主品牌的发动机已经是相当不错了,总体水平接近世界一些著名品牌。现在大家开始把注意力往变速箱上转移,长城、传祺、奇瑞都在做自己的变速箱,这是我们的短板,我们要补上这一课。

现在我们的整车品牌也仍然以合资为主,50%以上的乘用车来自合资企业,属于外资品牌。

说到零部件问题,有人就想到中国新能源汽车,认为在新能源领域中国不像传统汽车领域落后那么多,特别是零部件供应,包括“三电”方面,中国和国外差不多同时起步,因此中国的新能源战略方向确定为电动车。

我们的决策者把国家汽车的未来定格在电动车,是否基于这种考虑,我们不得而知,但听起来似乎有一定道理。

很多年前我就说过,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不是资金,不是技术,甚至也不是人才,而是市场。现在资金到处都是,找不到投资渠道,技术更不用说,尤其是汽车领域基本都是通用技术,真正的核心技术没有几项。人才方面,满世界都是人才在流动,随时可以请来高明的专家,只有市场是紧缺资源。

现在中国汽车市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任何人都不敢忽视,可以说凡是进入了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发展都不错,凡是没能进入中国市场的公司发展状况都不太好,汽车跨国公司都争相往中国跑,中国已经是大众、日产、奔驰、宝马等十多个品牌全球最大的市场,中国不再是区域化市场,而是世界性市场,中国的汽车战略也已经成为世界汽车战略,中国的产业政策就是世界的产业政策。我们是牵着跨国公司跟我们跑,我们一旦把这个国策定了,新能源可能会成为我们的一个增长点。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