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UCloud:巨头云集,第三方云计算玩家机会何在?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UCloud:巨头云集,第三方云计算玩家机会何在?

UCloud CEO季昕华称,UCloud自身定位立足于“中立可信赖”,做数据底层流通能力。

“要是BAT要进来了怎么办?”

这句疑问成为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几乎无法回避的诘问,对于关乎未来互联网水电基础设置的云计算市场,该问题尤其尖锐。根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 4月20日发布的报告预测,中国公有云服务支出将从2017年的224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19年的411亿元,接近翻倍。 而摩根史丹利的报告显示国内目前公有云普及仅为4%。

市场前景广阔,但在巨头参与下,竞争已呈胶着态势。阿里巴巴发力最早,目前已经发展为中国最大的云服务商。据IDC在2017年11月发布的统计结果,2017年上半年,阿里云占中国公有云市场的份额高达47.6%,第二位的腾讯云仅为9.6%。AT之下,又有百度云、金山云、京东云等大小玩家。

玩家众多的中国云计算市场,面对竞争,中小参与者机会何在?

云计算服务商UCloud CEO季昕华认为,其机会在于,云服务商背景的中立性、以及差异化。“在中国,云有另外一种分法:不和客户竞争的云,和与客户经常发生竞争的云。”季昕华说,“我们认为,不应涉足客户业务,永远不和客户竞争,同时通过安全手段,保障数据的独立安全”

在云服务商背景上,季昕华表示,UCloud自身定位“中立可信赖”,做数据底层流通能力,因此客户可以放心把数据交给UCloud运营。

按照客户规模体量、上云需求、技术能力等指标,UCloud将客户分为四类,第一类技术能力强,对云的需求少,典型代表为初创公司。第二类客户技术强,用量也大,拥有专职运维团队;第三类客户,技术强、用云量大,主要为大型互联网客户;第四类则以国企为代表,技术力量很弱,上云的需求巨大。

UCloud高级副总裁贺祥龙分析,UCloud云计算市场的生存空间在于,对客户需求的精细化把握及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的服务。不论是公有云中的托管机柜服务,还是6个节点的专有云方案或是直接提供运维人员的24小时服务,UCloud都在精细化、差异化地运作并提供解决方案,帮助UCloud占有一席之地。

在IDC报告中,2017年上半年UCloud以5774万美元营收排名第五,占中国公共云市场份额的5.5%。成立6年来,UCloud在全球拥有24个客户中心,包括聚美优品、有赞、快看漫画、FunPlus等公司采用了UCloud的云解决方案。

2017年3月,腾讯云以0.01元的价格中标厦门市政务外网云服务项目,引起行业震惊,随后阿里云在2017年公有云市场打起价格战。对此,有分析认为,价格战打响,意味“战事”升级。对此,季昕华表示,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习惯以前的2C打法,表现手段为价格战,这反而导致整个2B行业的不健康。

季昕华自称,UCloud创业阶段,国内有数百家公司涉足云计算,至今国内真正坚持该业务的企业至多5、6家。因此,竞争烈度尚有降低,“目前没有特别大的竞争,因为(各家)各自的领域、差异化做得比较好。”季昕华说。

2017年开始,随着数字经济浪潮涌动,传统实体经济产业升级需求崛起,产业物联网概念受捧。2018年4月,UCloud宣布旗下私有云公司UMCloud与数人云正式合并,季昕华希望,通过合并,为用户提供基于私有云的IaaS、PaaS、容器、微服务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对于传统企业业务云化,季昕华提到,2016年开始,UCloud大力加强传统领域拓展,为工业互联网、医疗、教育这些传统企业提供从云计算、大数据到人工智能支持,即CDA战略。季昕华表示,通过云计算支持降低创业公司的门槛与技术成本,通过其新推出的安全屋产品满足客户数据需求,在此基础上,UCloud汇总数据,与合作伙伴一起为中小型创业公司、传统企业和政府提供人工智能模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优刻得

2.8k
  • 算力概念震荡回升,优刻得涨近10%
  • 优刻得与加佳科技战略合作,以国产智算中心赋能产业数字化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UCloud:巨头云集,第三方云计算玩家机会何在?

UCloud CEO季昕华称,UCloud自身定位立足于“中立可信赖”,做数据底层流通能力。

“要是BAT要进来了怎么办?”

这句疑问成为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几乎无法回避的诘问,对于关乎未来互联网水电基础设置的云计算市场,该问题尤其尖锐。根据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 4月20日发布的报告预测,中国公有云服务支出将从2017年的224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19年的411亿元,接近翻倍。 而摩根史丹利的报告显示国内目前公有云普及仅为4%。

市场前景广阔,但在巨头参与下,竞争已呈胶着态势。阿里巴巴发力最早,目前已经发展为中国最大的云服务商。据IDC在2017年11月发布的统计结果,2017年上半年,阿里云占中国公有云市场的份额高达47.6%,第二位的腾讯云仅为9.6%。AT之下,又有百度云、金山云、京东云等大小玩家。

玩家众多的中国云计算市场,面对竞争,中小参与者机会何在?

云计算服务商UCloud CEO季昕华认为,其机会在于,云服务商背景的中立性、以及差异化。“在中国,云有另外一种分法:不和客户竞争的云,和与客户经常发生竞争的云。”季昕华说,“我们认为,不应涉足客户业务,永远不和客户竞争,同时通过安全手段,保障数据的独立安全”

在云服务商背景上,季昕华表示,UCloud自身定位“中立可信赖”,做数据底层流通能力,因此客户可以放心把数据交给UCloud运营。

按照客户规模体量、上云需求、技术能力等指标,UCloud将客户分为四类,第一类技术能力强,对云的需求少,典型代表为初创公司。第二类客户技术强,用量也大,拥有专职运维团队;第三类客户,技术强、用云量大,主要为大型互联网客户;第四类则以国企为代表,技术力量很弱,上云的需求巨大。

UCloud高级副总裁贺祥龙分析,UCloud云计算市场的生存空间在于,对客户需求的精细化把握及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的服务。不论是公有云中的托管机柜服务,还是6个节点的专有云方案或是直接提供运维人员的24小时服务,UCloud都在精细化、差异化地运作并提供解决方案,帮助UCloud占有一席之地。

在IDC报告中,2017年上半年UCloud以5774万美元营收排名第五,占中国公共云市场份额的5.5%。成立6年来,UCloud在全球拥有24个客户中心,包括聚美优品、有赞、快看漫画、FunPlus等公司采用了UCloud的云解决方案。

2017年3月,腾讯云以0.01元的价格中标厦门市政务外网云服务项目,引起行业震惊,随后阿里云在2017年公有云市场打起价格战。对此,有分析认为,价格战打响,意味“战事”升级。对此,季昕华表示,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习惯以前的2C打法,表现手段为价格战,这反而导致整个2B行业的不健康。

季昕华自称,UCloud创业阶段,国内有数百家公司涉足云计算,至今国内真正坚持该业务的企业至多5、6家。因此,竞争烈度尚有降低,“目前没有特别大的竞争,因为(各家)各自的领域、差异化做得比较好。”季昕华说。

2017年开始,随着数字经济浪潮涌动,传统实体经济产业升级需求崛起,产业物联网概念受捧。2018年4月,UCloud宣布旗下私有云公司UMCloud与数人云正式合并,季昕华希望,通过合并,为用户提供基于私有云的IaaS、PaaS、容器、微服务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对于传统企业业务云化,季昕华提到,2016年开始,UCloud大力加强传统领域拓展,为工业互联网、医疗、教育这些传统企业提供从云计算、大数据到人工智能支持,即CDA战略。季昕华表示,通过云计算支持降低创业公司的门槛与技术成本,通过其新推出的安全屋产品满足客户数据需求,在此基础上,UCloud汇总数据,与合作伙伴一起为中小型创业公司、传统企业和政府提供人工智能模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