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飞行检查和境外检查加力 更多问题药企或遭停产

2018年07月13日 17:3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7月13日讯(记者 朱国旺)“杨凌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解郁安神颗粒药品GMP证书被收回”“江西国药有限责任公司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药品GMP证书被收回”“海南泰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存在严重问题,立即停产整改”“印度素帕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盐酸氨溴索在中国境内暂停销售使用,暂停进口”……

  近年来,一条条有关药品GMP证书收回、医疗器械企业停产整改、进口药暂停销售的通报从国家药监局不断发出。所涉企业或其产品生产车间面临立即停产局面,它们会为自己的错失付出惨痛代价。

  这些通报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药品审核查验中心(以下简称核查中心)对企业进行飞行/跟踪检查、境外检查时发现问题后的结果。近年来,制药企业、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化妆品生产企业因上述检查被处罚的愈加多见。据核查中心负责人介绍,2017年我国药品生产企业飞行检查57次;药品境外现场检查51个品种。仅在2017年,全国收回药品GMP证书就有157张。

  GMP证书是药品能否生产的“准生证”。GMP证书被收回意味着企业的该药品生产车间需要停产,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无疑十分重大。

  压力没有结束,对问题企业来说,更严峻的挑战在未来。这位负责人介绍,2018年及之后,包括飞行检查和境外现场检查的各项核查检验工作将持续开展,继续震慑问题企业。

  飞行检查发现药品不合格率超过一半

  在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上市前后,国家有一个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对产品进行现场检查,包括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境外检查、飞行检查以及跟踪检查等。这个机构就是核查中心。国家药品监管局原新闻宣传司稽查专员李海锋表示,核查中心是我国药品监管的技术支撑机构,药品监管的关键性手段之一,对保证药械上市前后质量安全作用十分关键。但对有些企业来说,它却是一个让企业谈之色变、利剑高悬的机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日前来到核查中心采访,中心负责人指着办公楼说:“这并不是我们主要的办公地点。对我们大多数工作人员来说,这里只是写报告的场所,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在外面的各种现场办公。”

  这位负责人所说的现场,涵盖很多地方,譬如全国数千家医院和研究机构、45家疫苗生产企业、4700家药厂、12000家医药流通企业,还有为数众多的医疗器械、化妆品、食品企业等。近几年来,检查员还走出国门,到境外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去这些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与风险苗头,维护和促进公众用药用械安全。”这位负责人表示。

  事先不告知被检查企业,也不告知检查员。等到了目的地,下了飞机火车后,检查员才拆开信封,知道要检查的企业。这就是“飞行检查”。

  让飞行检查“扬名”的是2015年开展的银杏叶专项整治。在该案例中,实施飞行检查前,检查组通过测算,锁定了市场上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价的银杏叶企业为重点检查目标;通过与中检所合作,确定了评价产品质量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整个银杏叶提取物市场的研究,发现市场中可能存在为降低生产及原料成本,擅自改变提取工艺以及非法添加等问题。围绕突出问题。核查中心先后派出了5个检查组36人次,对8家药品生产企业实施了飞行检查,深挖银杏叶类产品生产环节中存在的潜规则,强有力地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了公众用药安全。

  这一案例反映出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工作在调查问题、管控风险、震慑违法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据介绍,自2005年5月,核查中心陆续对药品医疗器械开展飞行检查,近年来平均每年开展44家次药品飞行检查,平均不符合率为55%。2017年药品GMP飞行检查共开展57家次。2017年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飞行检查共开展79家次,是2016年的1.55倍,其中停产整改20家,占比25%;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飞行检查30家次,共4家企业由省局责令立即停止经营进行整改。

  核查中心负责人介绍,飞行检查是基于风险、投诉举报等开展的不预先告知的有因检查,具有突击性和更强的保密性、高效性等特点。它已成为破除地方保护、揭露并打击行业潜规则、严厉惩戒违法违规行为的强有力手段。据他透露,今年核查中心将继续对企业进行飞行/跟踪检查,比2017年有所增加,重点是问题企业,“对老出问题的企业,要重点进行跟踪检查。”

  已计划对HPV疫苗境外生产现场进行检查

  药品、医疗器械现场检查不止国门之内。自2011年起,我国实施境外药品生产检查试点工作。7年来,核查中心境外检查试点工作共完成131个药品境外检查任务,培养国际检查员100余人,检查发现境外药品生产现场违法我国法律、法规、规范共有26个类别、1657条缺陷。

  2015年,核查中心实施医疗器械境外检查,截至2017年底,共对45家进口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81个产品进行境外生产现场检查。其中,2017年检查企业数和品种数较2016年分别增加了26%和39%。

  核查中心负责人表示,境外检查对严控境外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有至关重要。通过境外检查,为公众用药安全把住了国门,展示了中国药品监管的能力水平,提高了境外企业对中国药械法律法规的识别与遵循的主动性,使进口我国的境外药械生产更符合中国法律法规的要求,体现了国家主权,彰显了中国药品监管在国际上的权威。通过境外检查,对部分企业产品采取暂停品种进口、品种不予再注册、在审品种暂停审评审批、限期整改,并经评估后确定是否继续进口等措施。这有力促进境外企业遵循我国法律法规。我国的检查能力得到了国外的认可与重视,提升了话语权与威慑作用,主动撤回进口申请的企业数量也在增加。

  据介绍,我国已计划对境外HPV九价疫苗和HVP四价疫苗开展境外检查工作,以保证公众使用这些产品更加安全放心。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国将进一步加大境外检查力度。随着力量的加强,境外临床试验数据核查工作也将开展。

  亟需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

  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今年核查中心还计划开展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医药批发企业专项整治等工作。但他也向记者道出苦衷:“力量不足啊”。

  据了解,近年来,核查中心检查工作量逐年攀升。2015年开展现场检查共计882家次,2016年开展现场检查共计994家次。到了2017年,开展现场检查共计2415家次,是2015年的近3倍,2016年的约2.5倍。

  与检查工作量的倍数级增加相比,国家级检查员数量增加显得太慢:去年649名,今年6月刚刚增加了145名,增加比例为22%。随着国家对创新药审批速度加快,临床试验数据的核查任务也愈见繁重。核查中心负责人指出,检查员是提升检查能力的“DNA”。检查员在各种检查现场,与被检查单位斗智斗勇,经常面对各种不合作和刁难,甚至被堵之门外,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都很大。境外企业常常设立在偏远山区,检查员还得面临交通不便、倒时差等更多的工作压力。除了这些“物理”上的不容易,技术上的挑战更大。在境外检查时,需要有丰富扎实的药学教育背景、检查经验与外语能力,了解国际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有些国外企业采用的技术国内还没有应用,检查员需要研究技术的关键点及容易出现问题的风险所在。

  随着对境外进入我国的药品取消口岸检验,境外药械检查将更加至关重要。据了解,目前我国有108名国际检查员,这些人员数量上的不足,且受限于团组出国境的次数,导致与国际检查机构相比,我国的境外检查次数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到我国的境外检查次数。核查中心负责人表示,尽管困难重重,核查中心仍将进一步加强国际检查员队伍建设,加大境外检查力度,切实做到为国把关、为民负责。

  此外,我国国家检查员并不都是属于核查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他们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药品监管系统。除了核查检查工作外,还需要承担自身的工作任务。该中心负责人表示,随着检查工作量不断加大,专业要求不断提高,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