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基数的细分市场:医疗与体检的海外游市场有多大?

21世纪经济报道 文静 北京报道
2018-07-14 07:00

“外界依然存在误区,认为国内和发达国家在药物种类和新技术上的差距是海外医疗发展起来的所有因素,其实这只占一部分,对患者的吸引力还来自于海外医疗对就医细节的把控。”7月12日,北京盛诺一家医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医务官王舜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境外引进抗癌新药降价后并没有让出境医疗人数有所减少。

正是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这家在海外重症医疗市场占据最大份额的国内医院管理咨询公司从去年底启动了新战略:和日本、美国等医院合作,为国内患者提供以筛查效果为标准的个性化体检。暑期伊始,盛诺一家又派人前往瑞士和德国考察康复疗养市场,看如何和中国患者对接。

出国旅游,顺便身体做个检查,或者选个心仪的国家疗养一段时间,享受欧美发达国家更细致精准的医疗服务,已经不是顶级富豪的专享,支撑它的是庞大的中国中产阶层人群。

新趋势

7月4日,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医院的康复训练室里,一副异常结实看起来笨重的下肢护具引起了同样在此进行康复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它几乎是由一整块皮料分成两段而成,和国内常见的后交叉韧带护具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在大腿部分多了一块保护垫。

因膝关节损伤佩戴过支具的记者套在腿上试了一下,虽然尺寸偏大,但戴好后并没有晃动感,轻巧、舒适。

“护具来自德国医生推荐,我的尺寸数据按要求发过去后,不到10天就收到了。”护具主人——一家国企的高管卢先生因为在功率自行车上练屈膝,暂时将护具解下。

“类似Albrecht品牌的后十字韧带护具在淘宝上要卖1万多元人民币,因为远程看病德国医生给我打了8折,1300欧元,也比国内的同类护具贵太多了。”卢先生说。

国内运动医学领域最早的北医三院出售的同类护具两三千元,网上的价格低至300-500元。但卢先生对比了国内的治疗方案后,认为很划算:“国内304医院的手术报价是4.5万元,我选择了德国医生的方案之一保守治疗,总体算下来加上买护具的花费比国内手术费便宜多了。”

今年3月,卢先生在北京骑电动车时为躲避一位老人不慎摔倒,他先后到北医三院、304医院、海军总医院、积水潭医院求医,是否需要手术,医生们的意见并不统一。这时,卢先生的一位朋友建议他把片子寄给德国诊所的医生看一看。

“我把核磁和X片刻成光盘寄过去后,德国医生并没有像积水潭医生说我必须做手术,而是给了我两套方案,除了建议做手术外还可以带护具保守治疗。”卢先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他最终选择了后者,购买德国医疗器械后,在国内运动损伤的专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

他算了一笔赴德国治疗的清单。后交叉韧带撕脱的手术费5000-8000欧元,和国内差不多。高出的部分是护理费,术后第一个月每小时100欧元,第二个月4小时100欧元,需要康复160个小时合计1.6万欧元。2.3万欧元的总费用几乎是国内治疗费用的4-5倍。

“德国的骨科世界排名靠前,疗效好。费用并不是我没有出去的主要原因,伤腿要连坐10多个小时飞机,我担心加重伤情。”卢先生解释。

“前几年,绝望的患者才会去海外看病,但现在像卢先生这样,诊断早期就选择海外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王舜说。

作为第一家与国外顶级医院建立合作,为中国患者提供出国看病全程咨询与服务的专业机构,盛诺一家的海外就医患者已经从2011年成立之初仅2人到去年突破1000人。

尽管患者每年以几十倍的速度同比增长,但王舜依然认为中国的海外医疗尚在起步。他表示,以癌症为例,全国每年有几千万患者,出境医疗按10%估算,也有几百万人的潜在医疗市场。癌症患者依然是出国医疗的主力军,其中70%-80%去转诊,主要是去美国治疗。

除了疾病诊疗,海外体检筛查正成为海外医疗的新趋势。在北京开了一家公关公司的林峰(化名)2015年赴日本做了一次全身体检,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日本的体检很仔细,也是这次体检,让医生发现了他脊椎里的一个肿瘤,建议手术。回国后,林先生又征求了协和、301等医院的意见,因为各家医院均没有恶性肿瘤的确诊,他至今还在继续观察。“这在国内历次体检都没有发现,虽然我没有听从日本医生立即手术,但出去体检多听意见,对我没有坏处。”他说。

“其实,海外医疗市场和海外留学、旅游的发展方向是一样的,市场很大。”王舜介绍说,去年5月,国家卫计委、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颁布《医疗服务意见》,提出促进医疗与旅游融合,发展健康旅游产业。踩着这一节点,盛诺一家成立了健康事业部,不再只锁定动辄上百万元人民币医疗费的重症患者,而是瞄准大健康消费的中产人群,覆盖治疗的前后端预防和康复,将海外医疗费用拉低至几万元至几十万元。

风险控制

虽然有国家政策支持,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首先,海外医疗的专业性是很高的门槛。一旦发生误诊或医疗事故,患者损失的不光是钱,更是宝贵的治疗时间。”王舜说,所幸他在的公司成立以来,没有出现一起医疗纠纷。

作为一家咨询公司,盛诺一家并不直接提供医疗服务,但要让患者在海外顺利的全流程看病,为病人协调医院沟通、熟悉不同的就医文化包括首诊见医生问重点,该公司多用有临床背景的团队来服务,并有自己的医学翻译部和风控部门。王舜自己就曾是外科医生,从德国海德堡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2005年获德国国家执业医师资格,先后在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医院、德国Pforzheim市立综合医院等从事临床工作。

“海外服务团队要了解各大医院,了解病人到了国外,还没有住院也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王舜回忆道,2014年,一位晚期肝癌患者出国诊疗,该公司提前告知其尽量不吃坚硬类食物,结果在飞机上就餐时依然被虾壳划伤,出现咳血。落地美国机场后,盛诺一家立即协调救护车紧急出关,幸亏发现及时,病人在救护车上就大出血了,后经急救、化疗后才控制住病情。“除了在医院产生的费用自掏腰包外,公司的急救部分都是免费的。”王舜表示,盛诺一家在海外医疗咨询和服务机构中,服务费用之所以最高,因为这些随时待命的成本都是隐形的。

随着海外医疗热的兴起,以海外旅游就医为名行诈骗钱财之实的不法行为也开始出现。今年,湖南省侦破全国首例海外医疗诈骗案,受害人达1731人,涉案金额6.5亿元。游客出国旅游体检,却被告知患癌,花60多万元打“抗癌针”,回国内就诊才发现上当,各项指标正常。

7月1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患者身份致电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有关人士称,由于境外医疗机构不是我国的法律主体,各国法律条文、文化差异较大,我国卫生行政部门无法进行监管,患者通过中介机构联系海外医疗机构的,一旦发生纠纷,只能付诸于法律手段。因此,双方签订的协议或合同内容至关重要。

目前,为防范海外就医风险,我国尚处于企业自律阶段。王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该公司从不做海外药物代购,毕竟存在法律灰色地带,同时纠正患者的海外就医观念,只给合理预期,对纯粹买药不要治疗专业方案的要求,一律拒绝。(编辑:李清宇)

X

分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