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剂受限研发上市未定 丽珠系艰难转型

2018-09-18 02:35:32
来源: 时代周报
根据丽珠集团2018年半年报,参芪扶正注射液营收达5.46亿元,同比下滑34.66%;毛利率达79.72%,同比下滑2.47%。同时,中药制剂实现营收8.62亿元,同比下滑20.52%;毛利率达77%,同比下滑2.25%。

时代周报记者 吴绵强 发自广州

“2018年对丽珠而言,会是艰难与机遇并存的一年。艰难在于参芪扶正注射液及鼠神经生长因子的销售会存在一定压力。”在9月6日的一场调研交流中,丽珠集团(000513.SZ)相关高层表示道。

近年来,受医保新政及招标降价等政策影响,参芪扶正注射液和鼠神经生长因子的销售遭遇“滑铁卢”。8月17日,丽珠集团披露了2018年上半年“成绩单”,显示上述两款产品的销售收入双双下滑。作为丽珠集团的核心产品,两者曾在公司营收中占据重要位置。

“除了这两个产品外,我们会加大其他相关产品的市场开发和推广。”丽珠集团董秘杨亮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丽珠集团产品涵盖制剂、原料药和中间体、诊断试剂及设备等多个医药细分领域,并在抗肿瘤、辅助生殖、消化道、精神及神经用药等多个专科治疗领域深耕。

早在8年前,丽珠集团便提出向高端生物药转型的战略目标,这家传统药企开始布局单抗生物药,并持续至今。借助高超的资本财技和商业大佬的支持,丽珠集团集热门的试剂、单抗以及基因于一体的精准医疗产业链已然形成。

外界认为,这是丽珠集团为布局未来所踏出的重要一步。但这一步之后,参芪扶正注射液和鼠神经生长因子进一步下滑,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风险,依然是悬在其业绩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业务收入喜忧参半

根据2018年半年报,在整体业绩有所增长的情况下,丽珠集团各板块业务收入有增有降,同时各项费用侵蚀了利润,并且公司核心产品销售亦面临一定压力。

2018年上半年,丽珠集团实现营收45.65亿元,同比增长6.78%;实现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22.77%;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3亿元,同比增长25.66%。

在业务布局方面,目前丽珠集团的三大主营业务系制剂药、原料药及中间体、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其中,制剂药业务目前占比最大,包括西药及中药制剂,西药制剂中包括促性激素、消化、抗感染、心脑血管、精神神经等领域品种。2018年以来,这些领域的品种,大多实现业绩增长。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在细分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核心产品鼠神经生长因子的收入贡献占比却持续下降。公开资料显示,丽珠集团的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丽康乐)用于治疗视神经损伤。

公司半年报显示,鼠神经生长因子收入2.29亿元,同比下降 18.13%。“由于受到招标降价、新报医保以及部分医院的限制目录等因素,销售出现了下滑。”丽珠集团相关高层对外解释称。

另一方面,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丽珠集团还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据海特生物(300683.SZ)年报显示,目前市场上有4家生产企业生产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除了海特生物的金路捷外,还包括未名生物医药的恩经复、舒泰神的苏肽生,以及丽珠集团的丽康乐。

海特生物称,目前苏肽生、金路捷、恩经复三个品种竞争激烈,市场占有率呈胶着状态。“目前4家公司的产品适应症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药品的规格上面,目前舒泰神的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一,恩经复和金路捷维持在第二名和第三名。”海特生物2017年报指。

“鼠神经生长因子收入加速下滑,预计未来销售将继续承压,收入贡献占比将持续下降。”国海证券在关于丽珠的研报中指出。

对于如何看待鼠神经生长因子在2018年的销售,丽珠集团高层表示:“公司将密切关注该品种在各省的招标动态,及时优化招投标策略,同时探讨销售应对策略,加大市场推广力度。”

中药制剂前景未明

今年上半年以来,受中药注射剂行业政策调整的影响,丽珠集团的另一核心产品参芪扶正注射液销量再次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丽珠集团的参芪扶正注射液由党参及黄芪两味中药材组成,主要于肺癌、胃癌放化疗时使用。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丽珠集团的参芪扶正注射液上市至今近18年,在循证医学和安全性再评价等方面,公司耗费大量资金,在质量研究、药物经济学、有效性再评价等方面也有持续投入。

根据丽珠集团2018年半年报,参芪扶正注射液营收达5.46亿元,同比下滑34.66%;毛利率达79.72%,同比下滑2.47%。同时,中药制剂实现营收8.62亿元,同比下滑20.52%;毛利率达77%,同比下滑2.25%。

据时代周报记者查证,这不是参芪扶正注射液的营收首次下滑。丽珠集团2017年年报显示,参芪扶正注射液的营收下滑6.32%,达15.73亿元;毛利率下滑2.34 %,达81.63%。

“主要是受医保控费和辅助用药监控等影响,我们对参芪扶正注射液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整体环境不好,产品都有生命周期。”杨亮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据丽珠集团对外披露,中药制剂当中最大的品种即为抗肿瘤中药注射剂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于如何应对参芪扶正注射液的销售压力,在上述9月6日的调研活动中,丽珠集团相关高层表示,公司将从“空白及低产的级别医院+基层市场+软袋产品”三个市场方向努力。

丽珠集团相关高层表示,目前参芪扶正注射液大部分销售收入来自三级医院,但是各医院之间的销售并不均衡,未来公司将继续拉升低产医院,抢抓空白医院。此外,在基层医院方面,公司将采取广泛覆盖、深入推广的方式。

另一方面,公司还推出参芪扶正注射液的软袋产品,并于今年8月上市销售,“有望开发自费市场,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增量,同时软袋品种较目前品种的毛利更高,争取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利润端作出贡献”。

这与国内许多中药注射剂“大户”的做法相似。步长制药(603858.SH)董事长赵涛曾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将推出软袋产品。

事实上,出于疗效、安全性等问题,中药注射剂长期备受争议。对此,据丽珠集团透露,公司会不断进行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国内的上市后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不过,即使如此,依然有业内人士担忧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未来。“今年应该会出现明显的大幅下滑。”杨亮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不过等后续参芪扶正注射液的销售稳定就好了,公司会争取院外市场、自费市场的开发,包括抓好生殖类等二三线的小品种的销售”。

布局生物药

在中药注射剂市场乏力之前,丽珠集团实际控制人朱保国就已将医药产业重心转移到更加热门的领域中。通过衔接诊断试剂、基因检测及单抗平台,目前已初步形成“丽珠试剂+丽珠单抗+丽珠基因”的精准医疗的产业链布局。

布局生物药,朱保国娴熟的资本运作手段派上了用场。据丽珠集团2018年半年报指,将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珠海丽珠圣美医疗诊断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珠圣美”)进行“剥离”,珠海市丽珠单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珠单抗”)进行了重组及融资。

在“剥离”之前,丽珠圣美的股东为丽珠试剂(持股69%)和丽珠试剂董事李琳(持股31%)。丽珠圣美长期亏损,2017年和2018年第一季度,分别亏损1689.18万元、647.02万元。

今年6月11日,丽珠集团董事会同意将丽珠圣美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丽珠集团(持股33.15%)、珠海正路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珠海正路”,持股10.00%)、珠海丽申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珠海丽申”,持股2.93%)、李琳(持股41.10%)、石剑峰(丽珠试剂董事、丽珠圣美总经理,持股7.79%)、林艳(丽珠试剂总经理,持股5.03%)。

丽珠集团称,此次交易,无须其他审批,“本次股权转让涉及的对价为920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资产(107.73亿元)的 0.85%,根据相关规定,本次股权转让无须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丽珠集团直接持有丽珠圣美,进一步增加对这一核心研发平台的控制权,同时对丽珠圣美的管理层进行激励。

今年上半年,另一项重要融资发生在丽珠单抗身上,朱保国引入了重磅商业伙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6月23日,丽珠集团旗下子公司Livzon Biologics Limited(持有丽珠单抗100%股权,以下简称“LBL”)完成A轮融资。其中,丽珠集团与马云控制的云锋基金分别出资9830万美元、5000万美元,认购其增发的2457万股普通股和1250万股A轮优先股。

本轮增资完成后,丽珠单抗的整体估值达到5.5亿美元,100%股权分别由丽珠集团(55.13%)、健康元(35.75%)以及云锋基金(9.12%)持有。

根据协议,此次丽珠单抗将赴境外上市,“股购完成后,LBL和丽珠集团应努力于2022年12月31日或之前,以不低于A轮协议规定交割完成后估值的发行前估值,于港交所、纽交所等公开发售LBL股权或其他股权”。

事实上,LBL财务状况堪忧,长期亏损,且已资不抵债。截止2018年3月31日,资产总额为4.03亿元、负债总额7.64亿元、净资产亏损3.61亿元,2018年1-3月无营收、净利润亏损3303.02万元。

事实上,丽珠单抗的核心产品距离上市还有一段较长距离。在最近的机构调研中,丽珠集团相关高层透露了目前丽珠单抗重点在研品种进展,其中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不过,多份研报分析认为,丽珠单抗存在研发不达预期的风险。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相关推荐
聚焦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首批70家龙头和专精特企业聚集雄安中关村园区
“吉利公子”入主ST澄星首份完整年报出炉 业绩亏损逾六千万
智能手机战场再生变:三星一季度销量超苹果,“非洲之王”传音高增速冲四强
2023年18家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下降,平安银行、招行和郑州银行降幅列前三
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