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宝创新药 中医药企业开辟新领域

唐唯珂2019-04-10 07:00

传统药企尤其是中医药企业,在利润下滑、政策压力、消费者认可下降的大背景下,纷纷转型开辟新领域,生物制药、免疫疗法等创新研发是很多企业的选择。

图/视觉中国

政策调整、业绩下滑,使得传统药企尤其是中医药企业纷纷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子公司涉足创新药研发成为“新赛道”。

以传统中药饮剂见长的香雪制药在近期公告,其子公司广东香雪精准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香雪精准”)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香雪精准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的TAEST16001注射液新药临床注册申请,获得国内首个临床试验许可。

根据公开信息,香雪精准已建立TCR-T完整的技术平台及工艺,具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而TAEST16001注射液则是香雪精准研发管线的第一个产品。其公告称,TAEST16001注射液获得国内首个临床试验批准是TCR-T新药研发的阶段性成果,预计本次临床试验申请获得许可不会对公司2019年度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香雪精准医疗公司总裁李懿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CDE对我们项目的审核十分严格,从去年12月26号受理申请,我们就一直和国家药监局药品评审中心保持密切互通,对TAEST16001注射液的毒理、药理、药代、临床设计等都进行了深入沟通。他们要求的东西我们都做到了,目前看来,我们是提前获得了IND的批件。”

开辟新增长点

传统中医药企业转型生物药研发并非个案,九芝堂、天士力、步长制药等为代表的上市药企纷纷布局生物药领域,其中抗肿瘤药物、干细胞药物均是热点。

对于转型原因,回顾过去几年上市药企,尤其是中医药企业,业绩下降成为常态。其次,两票制、医保控费、控制药占比以及辅助目录用药调整等政策面变更成为最主要的因素,加之部分医生和患者愈发不认可中医药。传统中医药企业不得不思考转型方向和路径。

净利润下滑的中医药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研发成本高,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创新药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创新药从研发、临床试验,再到后期产品上市、市场推广都与其原有模式有很大差异。生物医药行业属于高技术高收益,但盈利周期较长且风险较大的产业,属于一门“慢生意”。一个生物医药品种从临床前研究到上市,一般需要8~12年,其间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对传统药企来说,这些都将成为转型中面临的挑战。

政策方面,2017年国家医保目录更新,步长制药的拳头产品丹红注射液被严格限制用于二级以及以上的医疗机构有明确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证据的重症患者。数据显示,仅丹红注射液、九芝堂的疏血通注射剂,年销售额均超过30亿元。有数据统计,从2015年至今,丹红注射液在11个省市遭遇了26次严格管控或是限制使用。中药注射剂受限制使用的步伐,客观上也推动着传统药企“另辟蹊径”。

应对发展路径承压,步长制药选择积极试水包括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组新型蛋白药物及基因治疗、核酸药物新品种的研发、相关前沿技术、关键技术临床治疗等领域大幅迈进。

根据步长制药此前发布的公告,其全资子公司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收到《关于“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8年度实施计划第二批立项课题的通知》。该课题“重组新型蛋白药物及基因治疗、核酸药物新品种研发及关键创新技术”已经获得立项支持,课题总经费为7.2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经费8409万元。

无独有偶,天士力旗下的生物制药平台天士力生物,自2001年就开始自主研发普佑克(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

传统重要饮剂药企香雪制药在这一波转型布局中也一直积极尝试。其战略定位是在稳定传统药品发展的基础上做大饮片,除此之外强调转型升级,向高端医疗和精准医疗转型。

李懿透露,香雪精准研究团队研发的第三代TCR-T技术,是通过对T细胞(免疫细胞)受体进行优化,大大提升T细胞识别癌细胞的能力,从而增强杀伤癌细胞的能力。这一技术还实现了对T细胞杀伤力的有效控制,使其只针对癌细胞进行精准杀伤,而不会攻击正常细胞。

据了解,李懿1991年前往英国并在曼彻斯特大学担任研究助理。此后20年中,他长期从事TCR药物研发工作。在英期间,李懿就已在TCR-T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发了TCR引导进化技术且以此优化出全球首个人源高亲和可溶性TCR。2005年,这一成果的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也正因这一成果,使TCR具备了可投入药物使用的价值。2011年,李懿回国发展,任职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次年10月起,他担任香雪精准总裁,搭建起了具国际领先水平的前沿生物技术医药研发基地和转化平台。

香雪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公司TCR-T项目临床稳步推进,2017年3月公司收购细胞治疗公司益诺勤。益诺勤优势在于其有固定合作密切的约30家医院,且医院均建立了临床研究基地,其模式是直接在医院里设置科室(约十几家),比设置研发中心的关系更加牢固,不会受政策的影响而关闭,有临床资源。”

财通证券此前研报指出,香雪目前很多品种(包括抗病毒、橘红等)都是双跨药物,只有极少数属于专供处方。由于医院的药品盈利较薄,医院方面主要需要的是发挥品牌推广的作用、结合医生向病人宣传药品。而对于药店终端公司则需要严格的区域划分,控制经销商窜货。 以中药饮片见长的香雪通过抓住中药饮片为高风险投入的创新药研究一定程度上提供支撑。

机遇风险并存

创新药在欧美国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投资重点。企业、资本的热情也逐渐升温。

但创新药以研发周期长、投入高、风险高著称。据德勤报告显示,研发一种新药的平均成本已经从低于12亿美元增长至15.4亿美元,耗时也从10年增长至14年。根据IMS统计,2015年全球创新药市场规模近6000亿美元,但我国占据的市场不足100亿美元,占比仅略超1%。同时,国内仿制药占比达到96%,上市的创新药也多为Me-too药(派生药),缺乏First-in-class(首创药物)。

在医药市场方面,目前仿制药品种和生产供给量足够大,可以满足中国大部分的医药需求。但是仍有少量的医药需求还未满足。尤其是肿瘤治疗等需求还依赖于外企创新药,导致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正因此也给国内创新药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在技术层面,国内临床研究为创新药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创新药研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临床研究,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是创新药研发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随着国内药明康德、泰格医药等临床前和临床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的发展成熟,也意味着中国创新药研究产业链逐渐开始完整。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回国生物医药学科人才逐渐形成气候。创新药研发具有长周期、专业性强等特性,对团队要求很高。

李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欧美的创新药人才回流给国内带来了机遇,香雪精准研究人员以海归科学家为主,近90人的创新科研团队,因为TCR-T的研发周期很长,技术难度很高,我们前期需要做很多的积累。我在旅英期间就已经开始了对于抗体和T细胞受体的药物研发方面的研究工作。我们能顺利通过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的审批,除了国家对于抗癌药研发工作的重视以外,也与我们前期扎实积累的技术研究工作基础是分不开的。”

无独有偶,资本竞逐创新药成为一大趋势,港股开放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上市以来,一波波创新药企业尽管频遭破发窘境,但仍“鱼贯而行”。

“中国投资人的毛病是跟风,不去钻研,也不去了解实际的案例背后的问题。”李懿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时指出。

而对于如何在生物医药领域进行成熟的投资决策,李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投资人需要与技术相关人员进行更加完善的交流。以海外投资人为例,背后都有一班懂行的专家,都是一些大学的知名教授,帮助其进行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对比之下国内的专业性显得更弱。相对而言,国内投资人接触的信息有限,缺乏一个专业机构和机制。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门客制度,似乎在当今的生物医药的投资领域更有‘复兴’的必要。”

谈及国内的研发药企跟国外的药企比起来最显著的区别,李懿对记者说:“目前来看,海外药企更加严谨,有成功的案例在背后支撑,而国内则更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很多未知数在等着我们。”

目前的免疫治疗,仍在盲人摸象阶段,大家都只是解决了其中一个环节的问题,但每个患者的情况存在很大区别。

“在生物制药领域,现在比20年前好很多,但需要突破的点仍然很多。”李懿补充道:“以香雪精准为例,目前仅仅是获得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可以开展临床试验,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一定能够成功做出来。”

目前本土创新药的创新成分其实不大,真正创新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能够真正站在世界前列的创新药并未出现。而创新药本质上还是一个高淘汰率的行业,目前创新药企也必将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其次,对于创新药企业来说,商业化阶段会面临医生用药习惯,定价、纳入医保等一系列难题。但对于传统药企来说,创新药研发的转型之路仍是顺势而为。

(编辑:陆宇)

唐唯珂

产经版记者

重点关注大健康、零售和文旅领域。从基因科技、生物制药、互联网药店到商超数字化,酒店业变革都欢迎来聊,邮箱:tangweike112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