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成都银行:2020年高质量发展换挡提速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傲居A股上市银行之首

每日经济新闻 2021-05-16 22:25:00

4月29日,成都银行(601838,SH)发布了业绩靓丽的2020年年度报告。这份年报显示,过去一年,该行面对疫情严峻考验,保持战略定力,开创了提速换挡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发展成果斐然。

近年来,借力区位优势,成都银行不断释放增长潜力,业绩连续高增,被券商研究机构视为区域标杆银行。2020年,在行党委和董事会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成都银行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全力推进业务发展,保持了强劲的盈利动能——

全年完成营业收入146.00亿元,同比增长14.73%,增速在所有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五;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5亿元,同比增长8.53%,增速在所有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第二;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5.94%,位居A股所有上市银行之首。

同时,成都银行各项业务规模也在稳步增长。截至2020年末,其总资产、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分别达6524.34亿元、4449.88亿元、2840.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6.84%、15.07%、22.50%。

值得指出的是,在贷款规模大幅增长的情况下,该行风险管控有力,资产质量全面领先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不良贷款率实现“五年连降”,年末降至1.37%;拨备覆盖率实现“四年连升”,升至293.43%。

2020年年报中所呈现出的一系列亮眼数据,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成都银行“精细化、数字化、大零售”的战略转型正成效渐显。外界还认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下,该行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领跑A股上市银行

过去一年,无论是规模还是业绩,成都银行都再次获得突破。

截至2020年末,成都银行总资产突破6500亿元,达到6524.34亿元,同比增长16.84%;存款总额达到4449.88亿元,同比增长15.07%;贷款总额2840.67亿元,同比增长22.50%。

基于多项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的有力支撑,这家西南城商行龙头的业绩继续上扬。

财报显示,2020年,成都银行完成营业收入146亿元,同比增长14.7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5亿元,同比增长8.53%;基本每股收益1.67元,同比每股增加0.1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5.94%。2021年第一季度,成都银行仍然维持着高增,实现营业收入41.10亿元、净利润16.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93%、18.10%。

对比同业,成都银行的成长能力和盈利能力相当出色。从38家A股上市银行2020年度业绩看,成都银行不但归母净利润增速排名第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更是傲居第一位。

随着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面临挑战,去年银行业息差、利差普遍有所收窄,但成都银行的净息差和净利差却在逆势提升。其中,净息差2.19%,较上年增加3BP,净利差2.31%,较上年增加7BP,息差和利差双双高于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

对此,招商证券研报指出,成都银行拥有良好的负债结构,享有存款占比高、存款成本低的鲜明特征,负债端优势明显。良好的负债结构叠加较低的存款成本率,造就其较低的计息负债率水平。

从年报数据看,得益于良好的客户基础,成都银行核心负债依然稳固,去年个人存款及公司存款总额均呈现两位数增长,2020年末存款占总负债的比例为73.39%。

风险管控方面,成都银行同样表现优异,资产质量不但全面领先全国银行业平均水平,而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截至2020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为1.37%,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和后四类贷款占比实现“五年连降”;拨备覆盖率为293.43%,较上年末增长39.55个百分点,实现“四年连升”。

值得一提的是,从成都银行同期披露的2021年一季报看,今年以来,该行业务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资产质量仍持续向优。

截至今年3月末,成都银行总资产较年初增长9.40%,一举跨过7000亿元大关,达到7137.41亿元;不良贷款率1.19%,较年初再降0.18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332.91%,较年初再增39.48个百分点。

战略转型提质增效 成本收入比降至近八年新低

近年来,作为一家跨区域经营的上市城市商业银行,成都银行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转型发展路径,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业务特色和竞争优势。2019年,该行又展开了新一轮(2019~2021年)战略发展规划,将“上市提能、区域发展、综合经营”作为发展引擎,积极推进“精细化、数字化、大零售”三大转型。

精细化管理、精细化营销、精细化研判……随着精细化水平的提高,成都银行在节约成本支出、提高产出效率方面有了更佳的表现。截至2020年,该行成本收入比为23.87%,不但较上年减少了2.65个百分点,也降至2013年以来最低点。

大零售方面,2020年,成都银行以AUM管理、个人消贷上量以及数据分析平台建设为主的大零售转型全面起势,集团化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个人存款大幅稳定新增,期末达到1658.17亿元,同比增长21.91%,增速相较上年同期加快4.52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807.20亿元,同比增长23.91%。

随着通过数据平台分层精准定位目标客户,成都银行个人理财规模也在快速扩大,理财产品余额同比增长233.58亿元,增幅达79.3%。理财及资产管理业务带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17.04%。

年报还显示,为加快数字化转型,成都银行在2020年组建了数字化转型委员会,围绕“五类用户、十大方向、四个支撑”,推进数据治理、数字化转型规划,深化业务和技术融合,挖掘数据价值,提升风控和精准营销能力。

结合大数据平台项目的落地实施,成都银行进一步提升了业务部门自主用数能力,驱动全行向数字银行、智慧银行转变。截至2020年末,全行信息科技人员共240人,占在岗员工总数比例为3.88%。报告期内,金融科技资金投入6.29亿元。

此外,成都银行还在2020年年报中总结了其新兴业务发展取得的新突破——

一、金融市场业务利润贡献继续提升。积极加强优质债券资产配置,增加地方政府债券和高评级信用类债券投资。

二、投行业务加速发展。2020年债务融资工具发行30只,金额207.5亿元,四川地区AA及AA+债务融资工具承销业绩(Wind口径)排名全市场第一。专项债财务顾问业务快速发展,成都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

三、国际业务拓展成效明显。深入拓展外汇存款业务,持续推进国际业务重点客户精准营销,积极推动本外币联动,通过结售汇业务带来存款资金沉淀。

四、电银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新一代网络金融服务平台、财资管理系统正式对外运营。渠道分流能力持续提升,全行电子银行分流率达到90.48%。

对公业务稳步攀升 券商纷纷看好区域优势赋能

近年来,成都银行主动对接国家及省市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拓展核心优质资源,打造“特色化、标准化、本土化”的小微企业专属金融产品,与地方实体经济形成了良性互动,连续保持高成长性。而显著的区位优势以及重大战略机遇,正为成都银行的未来持续高成长增添更多确定性。

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渝两地正在共同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成都银行年报显示,2020年,该行积极下好成渝合作“先手棋”,全力推动成渝两地重点企业“互动合作、高频交流”,深度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重大产业项目,结合多种方式及渠道给予资金要素支持,对公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截至2020年末,成都银行的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突破2000亿元,达2023.73亿元,同比增长约22%,占全行贷款和垫款总额的71.24%;公司贷款和垫款实现利息收入93.44亿元,同比增长17.78%。

同时,成都银行还坚持“稳定存款立行”和“高效资产立行”并重,多点突破培育新业务增长点,实现战略客户稳存增存,市场渗透力及竞争力强劲提升,年末公司存款达2647.84亿元,同比增长10.25%,增速较上年同期加快6.09个百分点。

高成长、高盈利,加上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预期,使得券商纷纷看好成都银行的未来发展。截至目前,已有6家券商发布了专题研报,对成都银行经营业绩进行了点评。其中,有4家券商给出了最高投资评级“强烈推荐-A”、“优大于市”或“买入”评级,2家券商给出了“推荐”“审慎增持”的次高投资评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券商的研报中,均提到了成都银行身处成渝经济圈的区域优势,看好区域经济发展潜力。

例如,方正证券研报指出,成都银行区位优势显著,深耕当地多年,存贷市占率连年提升,充分受益“双城经济圈”增长势能,扎实负债基础打造牢固护城河,深耕成渝经济圈增长潜力待释放。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规格高、持续周期长、投入规模大、影响范围广,这一重大战略将为成都银行带来巨大的项目资源和发展机遇。“同城独家”法人银行的好身份与服务政府的专业能力,为成都银行实现低风险规模驱动型增长增添强大动能。

华西证券研报称,未来伴随存量包袱的出清,受益于地方经济发展和深耕川渝的区域优势,成都银行发展空间广、成长确定性强。

兴业证券研报表示,成都银行对公业务领域能力突出,负债端成本优势显著,将持续受益于成渝地区作为西部中心的发展潜力。

(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信息披露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金浩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