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  

文安:

找准教育发展“瓶颈”全面深化改革

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1-10-18 14:15:48

图为文安一中迁建项目施工现场。 记者 马越 摄

廊坊传媒网讯(记者 马越)近日,走进文安县第一中学(以下简称“文安一中”)迁建项目施工现场,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艺术楼拔地而起,施工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内外装修。

文安县以实现“最美的建筑是校园”为工作目标,将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推动落实,在财力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实施了文安一中迁建工程。项目规划投资6.9亿元,占地470亩,建筑面积14.9万平方米,将建设可容纳6000名学生就读的学府型、超一流高中学校,预计今年年底竣工。学校投入使用后,可解决县域普通高中学位紧张问题,为全县高中学段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新一中项目,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从2020年10月份进场施工到预计投入使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跑出文安速度,彰显了文安担当。

“面对全县教育教学成绩长期滑坡、教育士气不振等诸多困难和问题,文安县教体局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分析与兄弟县市的差距,找准影响文安教育发展的‘瓶颈’。”文安县教体局副局长黄柏松说,一年来,在赴邯郸魏县、邢台南和、山东潍坊、山西忻州学习考察的基础上,文安县教体局带领全县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从文安教育实际入手,实施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初中“壮腰”工程、“县管校聘”改革等,迎难而上,积极作为,采取一系列超常措施,营造了奔跑起来、跨越赶超的良好局面,一些工作实现重点突破,工作成效逐步显现。

文安一中把2021年定为改革元年,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德育、教学双轮驱动,激情教育、高效课堂、精致管理三箭齐发,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曙光名校,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工程,引进魏书生、王敏勤等教育名家,以点带面,引名师育名校。

2019年,文安县被河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第二批“县管校聘”试点县。县教体局按照“广泛调研,剖析症结”“深入学习,出台文件”“政府重视,部门联动”“学习宣传,营造氛围”“狠抓落实,强力推进”的步骤稳步推进,目前这项工作已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铺开。全县直聘1215人,竞聘3151人,交流228人,跨校竞聘26人。全部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聘期暂定一年。由于步伐稳健,施策得力,“县管校聘”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认可,2021年4月,文安县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教育系统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近年来,文安县教育工作立足县情,突出“提升公办教育,做优民办教育”两轮驱动,优质民办教育资源引入成效初显。现有联衡中学、贺阳学校等7所初高中。这些学校引入先进教育教学理念,采取封闭式管理,学生成绩优秀。2021年,六年级毕业生9898人,实现县域内招生9706人,连续多年的生源外流问题初步得到有效解决。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文安县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质量为主线,推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

该县配齐配优思政课教师,统筹利用好编制资源,健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保障思政课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构建学段纵向衔接、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活动有机融合的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幼小初高“德育共同体”。加强科技体育美育工作,全力推广校园足球和以八卦掌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深入推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大力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品牌活动。完善实践、劳动、国防、家庭育人体系。树立广义的校外教育观,加强校外教育资源统筹,促进校外教育发展。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普遍开展劳动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开展城区学生到农村学校游学活动。扎实开展学校军训,进一步提升国防教育水平。强化家庭育人基本责任,实施家长教育素养提升工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高家长教育能力。

下一步,文安县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设施布局,优先支持乡村学校提高教育信息化、装备现代化水平,完善寄宿制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标准,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推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发展,加强普通高中招生管理、健全教师补充激励机制、提高教师能力素质、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支持多样化办学、多元化模式、多渠道升学,为不同潜质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空间。推进特殊教育健康发展,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进普特融合、职特融合,医教、康教、科教融合,不断完善特殊教育保障机制,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办好特殊教育。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打造产教深度融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开展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校企合作等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成人教育稳步发展,加强自考课程建设,扩大自学考试开考专业和社会助学的覆盖面。推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依法加强民办教育管理,完善民办教育行政执法和督导制度,促进民办学校规范办学。加强教育信息化学习空间和应用环境建设,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管理体制深度融合,实施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相关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