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明确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由地方政府承担,如何科学确定检测频次?

2022年05月26日 19:34   21世纪经济报道 21财经APP   尤方明
5月26日,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明确指出,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所需费用应由各地政府承担。目前各地均由财政部门对常态化核酸检测提供了资金支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尤方明 北京报道

常态化核酸检测正在全国多地铺开。由于是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居民免费提供,财政与医保基金应承担怎样的支付责任?

抗疫期间,医保基金有力支撑了确诊和疑似患者救治、疫苗接种等工作。参保患者在看病就医期间发生的核酸检测费用亦可按比例进行报销。还有部分地方规定,“愿检尽检”人群可使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支付检测费用。

多位受访学者及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医保基金只应承担发热门诊患者、住院患者及其陪护的核酸检测费用,出于医保制度可持续发展与法治医保建设的考虑,医保基金不应为常态化核酸检测买单。

2022年5月26日,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明确指出,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所需费用应由各地政府承担。目前各地均由财政部门对常态化核酸检测提供资金支持。

受访人士指出,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应根据属地疫情形势与财政状况开展,对检测频次、范围、人群等不应“一刀切”确定。

医保基金未运用在大规模人群检测上

医保基金在抗疫过程中贡献了稳定力量,其中主要用于负担确诊和疑似患者救治费用以及疫苗接种费用,核酸检测费用虽有涉及,但并未运用在大规模人群检测中。

2022年4月29日,国家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静林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指出对于确诊和疑似患者救治费用,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综合保障后,个人负担部分由财政给予补助。异地就医不执行转外就医待遇调减政策,医保支付的费用由就医地医保部门先行垫付,事后清算。

对于新冠肺炎患者救治,累计预拨医保专项资金200亿元,结算费用29.7亿元。

在疫苗与接种费用方面,截至2022年4月初,我国已接种32亿剂次疫苗,疫苗费用1200余亿元,由医保基金和财政共同分担,疫苗支出费用在医保基金可承受范围内。

在核酸检测费用方面,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2020年5月印发的《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规定,“应检尽检”所需费用由各地政府承担,“愿检尽检”所需费用由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承担。

深圳方面于2022年2月披露,“应检尽检”人群的核酸检测费用由医保统筹基金承担90%,财政资金承担10%,个人无需自付费用。

广州方面则指出,属于“应检尽检”范围的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门(急)诊发生的核酸检测费用,医保基金按规定支付后,由财政负担。

“此外,参保患者看病就医时发生的核酸检测费用,可以按规定由医保基金支付。”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表示。

国家医保局于2020年6月印发《关于配合做好进一步提升新冠病毒检测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在综合考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需要、本地区医保基金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程序将针对新冠病毒开展的核酸、抗体检测项目和相关耗材纳入省级医保诊疗项目目录,并同步确定支付条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各省发布的医保诊疗项目目录后发现,支付条件并非针对所有人群。如浙江规定,核酸检测被纳入甲类收费项目,医保支付范围限发热门诊或具有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的患者。

辽宁省医保局则发布通知,自2022年4月25日起,参保患者住院期间确因临床需要发生的多人混检核酸检测费用,临时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在门诊发生的多人混检费用,可由医保个人账户支付。

记者注意到,包括辽宁、深圳在内的多个地方,允许“愿检尽检”人群使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支付。

根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一季度基本医疗保险收入为8313.73亿元,而基金支出则为4583.98亿元,当期结余明显。

科学确定核酸检测频次

步入免费常态化核酸检测阶段,包括河南、山东、北京在内的多地明确,费用由医保基金与财政资金共同承担,但承担比例暂不明朗。

“医保基金只应承担发热门诊患者、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患者、其他住院患者及其陪护的核酸检测费用。‘应检尽检’人群发生的费用也应由财政支出。”一位地方卫生系统官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中国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廖藏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是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国情,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承受能力,依法建立的保障参保人基本医疗需求的民生制度。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主要用于参保人患病就诊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合规报销,以避免或减轻参保人因患病、治疗等所带来的经济风险。

“医保基金的钱是用来治病救人的,而常态化核酸检测属于传染病预防、监控的公共卫生范畴,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廖藏宜表示。

廖藏宜指出,让基本医保基金兜底或按比例支付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既不利于医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也不合法合规。医保基金的收支管理要接受各级人大的审议和监督,不得侵占、挪用和滥用。《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和《国家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明确规定,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费用,不在医保支付范围。

5月26日,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明确,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费用应由各地政府承担。目前各地均由财政部门对常态化核酸检测提供了资金支持。

前述地方卫生系统官员向记者介绍称,常态化核酸检测的费用属于预算外支出,由财政部门在既定的卫生健康费用外再划拨一笔资金予以承担,需通过人大预决算。

国家医保局有关司负责人表示,国家医保局切实履行医药耗材价格管理职能,部署各级医保部门采取跨省联盟集中采购、竞价挂网、区域价格联动等措施,持续将检测产品价格导入更低区间;广大检测机构也不断优化采、运、检各环节工作,持续降本增效。在此基础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连续多轮降价,不断降低疫情防控成本。

5月22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印发最新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10日前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单人单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16元,多人混检降至不高于每人份5元。对于政府组织大规模筛查和常态化检测的情况,要求检测机构按照多人混检不高于每人份3.5元提供服务。

前述地方卫生系统官员亦表示,基于其所在地区的疫情形势与财政状况,常态化核酸检测费用仍在财政可承受范围内。检测项目价格的一再下降也是一个利好消息,关键是要因时因势调整核酸检测的频次。

如何科学划定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频次?

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谭晓东向记者表示,在经济发达、人口活跃地区,根据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特点,当本土发生疫情时,通过两天一次的区域核酸检测可以尽快找出社会面隐匿的传播链条。当本土未发生疫情时,三至四天一次的区域核酸检测能够起到最佳的预防效果。至于县城、农村地区,或人口较少、人口流动不频繁的地区,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既无必要,也无相应的财政实力、仪器设备、采样人员等条件。

“同时,应该切记对于重点行业、重点人群进行常规监测,点面结合推进疫情早发现。”谭晓东说。

在谭晓东看来,即使是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也应当根据各市县的情况“一地一策”确定检测频次,不应“一刀切”执行。

各地对于常态化核酸检测带来的财政压力有不同考量。如在要求全省人员每48小时进行一次核酸采样的河南,无特殊原因随意增加检测频次的,省财政、医保不予经费补助,并根据调查情况,追究有关人员责任。个人在 24 小时内主动申请重复核酸检测的,费用自理。

南方某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地只要居民到常态化核酸采样点进行采样,即便在规定时限内增加检测频次,也一律免费。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