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鼎邦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2024-04-25 23:45:02

无锡鼎邦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内容如下:

  一、业务概要

  商业模式报告期内变化情况

  公司专注于从事换热设备的产品设计、制造和销售,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与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领域。公司设立技术研发部,根据国家/行业标准以及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以及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公司采取直销模式,由销售部进行客户开拓和客户订单的获取;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由生产部组织生产,质量部负责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质量控制;采取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由采购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

  1、采购模式

  由于公司的产品具有较强的定制性,因此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原材料包括碳钢管/板、不锈钢管/板、锻件等。公司接到销售订单并确认之后,设计部进行图纸设计,采购部根据技术文件和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公司根据采购需求结合客户的特定质量需求,通过询比价,对原材料质量、价格、交货周期、账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后确定各原材料的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原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具体采购流程如下所示:

  2、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在获取客户订单后,公司技术部根据客户提出的技术参数要求进行产品设计,经客户确认后编制技术图纸、确定工艺流程。生产部根据相关图纸和文件编制生产计划,采购部根据技术文件和生产计划进行原材料采购。生产部根据计划组织各车间进行生产制造,按照质量保证手册完成下料、成型、焊接、热处理、组装、无损检测、耐压检测、防腐处理等环节,生产完成的产品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公司存在外协加工模式,主要涉及到部分机加工工序外协、翅片管和防腐喷漆外协。公司对外协生产企业具有严格的筛选环节,通过对生产能力、质量保证能力、交货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考察,确定合格外协厂商名单。在外协生产过程中,公司向外协厂商提供生产图纸,由外协厂商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生产加工。

  3、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接销售的模式,由公司的销售部负责客户订单的获取和销售。公司的产品属于下游行业相关工程项目的重要设备,通常由客户或者工程承包商直接采购。对于大型石油化工客户,公司需要经过严格的认证程序,取得其合格供应商资格,才能向其供应产品。公司通过主动拜访潜在客户、参与招投标、询比价等方式和渠道获取销售信息,并通过签订框架合同、订单式合同等形成订单与公司达成合作。公司根据订单进行技术文件制作并安排生产,产品检验合格后入库,按照合同交期进行发货。产品交付后,公司销售部协助技术部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后续的售后服务。

  此外,公司成功取得ASME等国际资质认证,开始独立拓展海外业务。公司的海外销售均采用直接销售模式,以美元/欧元结算。

  4、设计研发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建立了无锡市高效换热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致力于换热设备等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公司采取优化、创新的自主研发模式,以市场或客户的需求以及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瓶颈进行研发创新。此外,公司与华东理工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并成立华东理工-鼎邦石化装备联合研究中心,共同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新产品开发等工作,提升公司的研发水平。

  公司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可靠的换热设备,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公司技术研发部根据市场调研以及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出立项申请,由总经理召开会议论证项目可行性,技术研发部工程师担任项目负责人,带领研发团队进行方案设计、试样验证、性能测试、修改最终定型。

  (2)设计模式

  公司的换热器产品属于非标准化产品,产品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及相关法律法规、国家/行业标准进行产品设计,并出具技术文件。不同客户由于使用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不同,对产品的规格、性能等要求具有差异,公司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公司对客户提供的工况条件和必要的工艺参数进行条件审查,设计条件齐全后编制设计任务书,并进行产品设计,形成设计文件。设计文件经过校对、审核、批准后,进行质量评定,并交由客户确认后进行生产。公司及时跟踪客户需求变化,对设计方案进行动态调整,加强与客户前期合作,增进业务合作的稳定性。

  报告期内,公司的商业模式没有变化。

二、经营情况回顾

  (一)经营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8,444,937.82元,同比增长19.52%;净利润46,950,499.14元,同比增长16.31%;营业成本为344,609,596.76元,同比增长20.79%。

  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598,686,989.62元,同比增长15.01%;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资产200,374,619.08元,同比增长15.48%。

  持续创新、提升服务品质是公司一直以来的重要战略,在技术方面,公司不断尝试引入新的技术和方案,并长期优化完善;进一步加大公司研发投入,加强与华东理工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公司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

  报告期内,公司在继续深耕国内石化行业,服务好国内大型石化企业的同时,积极拓展国外客户与业务,目前已成为壳牌石化、沙特阿美、美孚等世界500强企业的合格供应商,并取得订单,在维护好国内业务的同时,国外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极。

  (二)行业情况

  1、公司所属行业

  公司生产的换热器、空冷器等换热设备属于石化领域专用设备。按照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分类,公司所属行业为C大类“制造业”中的“C35专用设备制造业”;按照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公司所属行业为C大类“制造业”中的“C3521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

  2、行业基本情况

  石油石化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资源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经济总量大,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石油石化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已经形成较完整的设备制造体系,可以基本满足国内石油石化行业的需求。换热设备作为石油石化专用设备中的一个细分类别,其产业的起步与发展较晚。1963年抚顺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按照美国标准制造出中国第一台管壳式换热器,其后,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首次引进德国斯密特(Schmidt)换热器技术,原四平换热器总厂引进法国维卡勃(Vicarb)换热器技术,国内换热设备行业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自主开发传热技术的新趋势,大量的强化传热元件走向市场,包括折流杆换热器、高效重沸器、双壳程换热器等。21世纪之后,大量的强化传热技术应用于工业装置,并根据需求行业的工业发展水平不断完善换热设备的技术标准,优化生产工艺,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三、未来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换热设备市场规模保持平稳增长。在国家“双碳”目标背景下,节能减排成为了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换热设备作为工业生产中实现热量交换和传递的设备,是工业生产装置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设备之一,是重要的节能设备。当下行业发展趋势主要如下:

  (1)换热设备行业向大型化、高效化、节能化方向发展

  石油化工行业对能源高度依赖,同时碳排放量较为集中,因此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降碳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推动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推广节能低碳技术装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降油增化”的发展趋势推动石油化工行业装置往大型化、一体化方向发展。炼化一体化项目将炼油与生产化学品两个部门相结合,相较于分立的模式,炼化一体化能够有效整合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不仅能够拥有多样化产品,同时可以实现能源的阶梯式循环利用,节约能源。随着下游石油化工行业对于节能高效的要求提高,换热设备行业也朝着提高节能增效水平、提高换热效率的方向不断发展。

  (2)石油化工装备国产化推动行业发展

  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振兴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的相关政策,重点推进石油化工行业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长为石化大国,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进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离石化强国仍有一定的距离,部分关键核心装备仍依赖进口。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的《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指出,“十四五”期间是我国石油和化工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突破石油化工技术装备瓶颈为重点,加快石油化工重点领域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创新和产业化。因此,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石油化工行业正在逐步提高国产化设备的使用比例和专有技术,推动装备行业的快速发展。

  (3)规模效应显著,品牌集中度逐渐提升

  目前我国的换热设备市场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的行业领先企业通过多年的发展积累,市场份额逐渐扩大,规模效应日益凸显。除了重视产品本身的性能和质量外,下游大型石油化工领域客户对于供应商的产品设计能力、品质稳定性、售后服务能力等服务重视度逐渐提升。由于石油化工领域专用换热设备对于安全性的要求较高,下游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会进行全面的考察和严格的认证,选择专业化、规模化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因此行业内领先企业凭借自身技术、产品质量、服务等优势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促进换热设备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二)公司发展战略

  石油化工行业对能源高度依赖,同时碳排放量较为集中,因此推动石油化工行业的节能降碳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推动石化化工等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推广节能低碳技术装备,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对此,公司提出了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双引擎”的发展战略。国内市场引擎:公司始终秉承“精工出细活”的理念,充分发挥工匠精神,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自身技术水平。凭借专业的换热设备制造能力、优质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以及快速响应能力等优势,公司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得到了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化集团、延长石油集团、浙江石化、恒力石化、盛虹石化等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广泛认可,并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将持续巩固好国内“三桶油”与四大民营炼化的基本盘,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国外市场引擎:公司始终专注于换热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在换热器和空冷器领域已具备了成熟的工艺技术基础,具有A2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A4级空冷式换热器安全注册证、美国ASME U钢印授权证书、美国Lummus Technoogy LLC.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授权制造资格,建立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已得到了壳牌石油(She)、埃克森美孚(ExxonMobi)、法国液化空气集团(AirLiquide)等国际大型企业集团的认可,并逐步开展合作。公司将加速与BP英国石油、TOTAL法国道达尔、Chevron雪佛龙等国际大型集团建立起合作关系,将公司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广泛使用在更广阔的海外炼化市场上。

  (三)经营计划或目标

  公司将继续坚定走技术创新之路,继续专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换热设备。坚定落实差异化竞争战略,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具体如下:

  一、国内市场、国外市场“双引擎”发展

  持续巩固好国内“三桶油”与四大民营炼化的基本盘,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积极开拓开外业务,加速与BP英国石油、TOTAL法国道达尔、Chevron雪佛龙等国际大型集团建立起合作关系,将公司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广泛使用在更广阔的海外炼化市场上。

  二、技术创新、运营创新“双动能”提升

  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掌握前沿技术、攻克技术难题、拓宽细分领域,研发更高效、更智能、更安全的换热设备;借助物联网,在东台募投项目中建设一座智慧工厂,让传统制造业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在运营创新中真正做到“降本增效

  未来,无锡鼎邦将继续严格规范企业管理,继续深耕石油化工领域,加大研发投入,以高质量、高效率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热忱服务好广大国内外客户,逐步由单一设备制造商转变为一家提供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设备服务商。

  (四)不确定性因素

  一、创新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1627.6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71%。未来若公司产品技术的创新研发失败,或者新技术未能实现产业化、新产品达不到预期的效益,将导致公司科技创新投入不能取得预期回报,进而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技术风险

  (一)技术替代性风险

  专用设备制造行业呈现专业化、差异化的特点,对于相关产品的技术要求也逐步提高,推动了原有技术的应用及更新、升级。公司所掌握的自主研发技术是公司开展相关业务的重要依托。未来,伴随着行业内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公司现有的核心技术或产品存在被更加高效、经济的技术或产品替代的风险。

  (二)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作为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核心技术的保密对于公司的经营和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并采取了有效的保密措施,但仍无法完全避免技术泄密的风险。如公司核心技术泄密,将对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

  三、关于石化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2020年度我国明确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石化行业“降油增化”政策不断推进,2022年度发布的《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有序推进炼化项目“降油增化”。公司专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换热设备制造、研发和销售,如果下游石化行业的政策发生变化,将影响下游行业的化工领域投资需求,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可能会出现回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四、风险因素

  (一)持续到本年度的风险因素

  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金额为119,473,208.85元,占总资产比重为19.96%。公司主要客户为大中型石油石化企业, 实力雄厚、信用记录良好,公司给予对方的收款期限较长,使得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公司已按审慎性原则计提了坏账准备并加强催收,但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应收账款可能进一步增加,若公司不能严格控制风险、制定合理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有效的催款责任制,将会影响资金周转速度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若未来出现销售回款不顺利或客户财务状况恶化的情况,则可能给公司带来坏账损失,从而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和利润水平。

  偿债能力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负债主要为流动负债,主要系公司短期借款较多,报告期末公司短期借款105,013,029.58元,同比增长19.56%。公司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为63.22%,处于较高水平,因次公司面临一定的偿债风险。

  本期重大风险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本期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 以上资讯由同花顺AI写手完成,写作系统尚处于测试阶段,内容仅供参考。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