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不只有鹅肝红酒鱼子酱

来源: 2024-05-09 22:15:51

  鹅肝、红酒、鱼子酱,是许多普通人对法国美食的第一反应,但法国美食远不只这些,作为欧盟最大农业生产国、世界主要农产品和农业食品出口国,法国提供给全球的,包括众多谷物及禽畜产品,也包括各种禽畜饲料等产品。

  据新华社消息,近日,中法达成一系列合作协议,包括《中法关于农业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声明》,而根据声明,中法两国将加深农业领域合作,包括加强在畜禽、果蔬、智慧农业及葡萄酒酿造等领域的合作,并“愿继续积极探讨……彻底解除对无牛海绵状脑病牛肉产品的禁运”。

  “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究竟会有哪些美食登上中国人的餐桌?《联合声明》之后,中法农业合作将会有怎样的变化?记者采访了多位从事海外农业研究的专家学者,梳理中法农业合作的变迁,探讨《联合声明》带来的影响。

  欧盟第一大农业国,究竟生产什么?

  法国是欧盟第一大农业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主要的农产品、食品出口国。这个欧洲的农业大国,究竟生产哪些农产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众介绍,位于欧洲西部的法国,土地面积为5516万公顷,其中耕地2884万公顷,境内三分之二是平原,海洋性、大陆性、地中海型和山地气候并存,气候适宜,土地肥沃,是天然的农业生产地。

  法国是农业现代化国家,尽管其耕地占土地一半以上,但农业劳动人口只有2.8%,这2.8%的人口,在2022年,创造了49.84亿美元的农作物产值,23.50亿美元的畜牧业产值。

  “法国种植业发达,广泛种植的大田作物,包括小麦、大麦、玉米等,其中小麦面积最大。2022年,法国谷物产量5992.75万吨,其中小麦就占了3463.24万吨。”李众说。

  法国畜牧业普遍采取专业化的经营管理,李众介绍,“畜牧业主要以猪、牛、羊等为主。2021年,牛、猪、羊存栏量分别为1733万头、1294万头、838万头。”

  葡萄酒是法国最知名的产品之一,法国也是全球最有名的葡萄酒生产国,2021年其葡萄酒产量为37.6亿升,以750毫升每瓶计算,法国每年产出50亿瓶以上的葡萄酒。

  法国农业科技发达,李众介绍,法国农业生产以中小规模的农场为主,超过8成的农场面积在80公顷以下,精耕细作要求更高,这也使得法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比如法国的小麦育种非常发达,育种带来的增收,平均每年有8.7公斤/亩。同时,法国卫星遥感技术在农业中应用广泛,在农业生产、农业补贴核查等方面优势较强。此外,法国还是数字农业创新最活跃的国家之一。”

  中法贸易中,农产品是怎样流通的?

  法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长期保持着农产品贸易的顺差状态,李众介绍,2022年,法国农产品贸易总额1510.0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831.50亿美元,进口额678.52亿美元。

  这些农产品出口到了哪里?李众介绍,法国农食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国是比利时,其次为意大利、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国。

  那么,法国和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情况如何?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地、第二大农产品贸易伙伴。截至2023年年中,法国200余种农食产品获准对华出口,近7000家农食产品生产企业在华注册。

  中国和法国的农业贸易合作,是我国“一带一路”下农业国际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郭莹介绍,由于两国自然条件差异,农产品结构也各有特色,中法两国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有较强互补性。法国葡萄酒、奶制品及其谷物在中国市场有较高接受度,而中国的水果、蔬菜也可满足法国消费市场需要。

  “近年来,中法农业贸易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郭莹介绍,“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显示,近 10 年来中法农产品贸易总额不断增加,且表现为中国对法国的贸易逆差。”

  数据显示,2013年,中法农产品贸易总额为31.38亿美元,到2022年,达到56.9亿美元,其中,中国进口法国农产品49.01亿美元,出口法国农产品总额为7.07亿美元。

  “得益于中法两国在促进双边农业贸易合作方面建立的良好顺畅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中法两国的农业贸易一直比较稳定,”郭莹介绍,“早在上世纪末,两国政府就建立了农业及食品贸易方面的沟通协调机制,处理中法农业及农业食品贸易的事宜。二十多年来,前后签订和发布了多项促进农产品贸易的协议、计划等。越来越多的法国农产品不断打开中国市场,为中国消费者提供高质量和多样化的选择。”

  多因素影响下的中法农产品贸易

  此次中法共同发布《中法关于农业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声明》中显示,“愿继续积极探讨……彻底解除对无牛海绵状脑病牛肉产品的禁运”。

  牛海绵状脑病,俗称疯牛病,该病为重大人兽共患病,在欧洲曾多次暴发。我国进口农产品实施严格的检疫制度,历年来发布过多个禁止进口的禁令。如在海关总署2023年发布的“禁止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地区输入的动物及其产品一览表”中,就有法国的“牛及相关产品(30月龄以下剔骨牛肉除外)”。而根据此次发布声明,在未来,健康的法国牛肉,就可能进入中国市场。

  和法国食品进入中国相比,中国农产品进入法国,则需要克服更多的困难和挑战,郭莹介绍,“中法农业贸易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变化频繁的关税,一方面是非关税贸易壁垒。”

  法国作为欧盟成员国对来自欧盟以外第三国的进口商品,实行欧盟统一的海关规则和海关税率,郭莹介绍,“欧盟对大部分产品实行从价税税率,但对部分农产品实行了混合税、复合税或其他技术性关税并执行关税高峰政策。”

  在非关税因素中,安全与卫生指标,生态环境指标也是影响贸易的因素之一,郭莹介绍,“法国不仅执行欧盟标准,有时还会根据本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或标准要求,这可能使得一些中国涉农企业,因为缺乏对贸易规则了解,而导致该企业的农产品或食品难以进入法国市场。”

  《联合声明》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此次中法两国共同发布的《联合声明》,会给中法农业合作、农产品贸易带来怎样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聂凤英表示,《联合声明》的签署树立了大国间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未来将进一步拓展中法两国的农业合作领域,开辟新的合作机制和途径。“未来中法两国在农业科技、经贸、人才等方面,或将会有更多的交流。”她说。

  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在多个领域位于世界第一方阵,而法国是农业强国,现代农业科技力量同样雄厚,“中法两国都有强国先强农的共同愿景,在农作物、畜禽、果蔬、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智慧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土壤健康和粮食减损、保障粮食和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消费者健康等共同关心的领域共同探索,加强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发展需求。未来可以通过鼓励双方科研机构共同承担和开展科研项目、共建联合实验室、搭建中法农业科技交流培训平台、孵化教育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国家级农业产业园或技术示范区等多种途径,推动两国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发挥农业大国对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聂凤英说。

  在经贸合作中,聂凤英认为,中法之间的互补性,为中法农业经贸合作提供了广泛的空间,聂凤英说,“如中法两国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产业、肉制品产业、饲料行业等多个行业,都将出现重大利好。同时,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农业新兴产业也是今后双方经贸合作的重点方向。”

  《联合声明》指出,双方将围绕青年农业人才、农业经营业态等方面加强交流。“《联合声明》还提出了多种具体的举措,这意味着人才的交流将会更加频繁,这将为未来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储备。”聂凤英说。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同花顺财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