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条高铁线路调价,折射“流动中国”哪些新变化

来源: 2024-05-17 22:52:16

  根据铁路12306官网发布的四则调价公告,自2024年6月15日起,对京广高铁武广段、沪昆高铁沪杭段、沪昆高铁杭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公布票价进行优化调整。

  按照公告,调价之后,高铁票价将较现行票价上涨20%左右,同时打折时最低票价可比现行票价低34%左右。公告称,将根据市场状况,区分季节、日期、时段、席别等因素,建立灵活定价机制,实行有升有降、差异化的折扣浮动策略。

  此次高铁调价,为何是这四条线路?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长期关注交通运输经济,他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高铁调价采取的是浮动调价,核心思路是改善运营方的营收情况。”

  具体来看,受此次高铁调价影响较大的地区集中在我国南方城市。结合近日全国多数省市已发布的2023年人口数据,高铁调价线路选择的背后,折射出我国城市群间的人员流动情况。

  人口流动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等因素密不可分。去年,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常住人口重回正增长,集体扭转2022年下降态势。一线城市人口集体“转正”释放的重要信号是,在“迁徙中国”时代,大城市仍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这跟宏观层面的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思路是相吻合的。加速中的“流动中国”

  越织越密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络为人口跨区流动提供出行便利。本次明确调价的四条线路中,承载着无数商务人流的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繁忙程度高居全国前列。以京广高铁武广段为例,数据显示,2024年春运期间,武广段的始发站广州南站累计到发旅客2098.14万人次,同比2023年春运增长11.62%,而武广段的终点站武汉站往返客流共756.2万人次。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此次高铁调价的影响区域包括江西、湖北、湖南三个人口流出大省,以及长三角的超级枢纽杭州、珠三角的枢纽城市广州。

  以广州所在的珠三角地区为例,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早年间凭借着政策优势、人口红利、土地资本,这里迅速跃升“世界工厂”,吸引前赴后继的外来务工人员。广东省统计局指出,作为外省务工人员输入大省,2022年广东省外流入人口来源地前五省份分别为广西、湖南、河南、湖北、四川。此次宣布调价的京广高铁武广段,正是连接湖北、湖南和广东的交通动脉。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与京广铁路武广段调价同步进行的是提速升级。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预计6月15日起,京广高铁武广段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可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行。

  另外三条调价高铁的交叉点——杭州东站所处的城市杭州,近年也迎来了人口的爆发期。杭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杭州新增14.6万人,人口增量在已公布人口增量的长三角城市中位处第二,仅次于“人口增量第一城”合肥。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析,此次四条高铁不是简单涨价,而是采用浮动定价策略。在客流量较大的地区提高价格,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将部分客流引导到其他交通方式,比如乘坐普通铁路等其他交通工具,“对于铁路运营方来说,在存在亏损的情况下,采取浮动票价策略对改善收入情况有一定的好处”。

  2018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首次公布下属公司盈利情况,18家铁路局集团公司中有6家实现了盈利。除了调价之外,利用人流量,带动高铁周边的商业经济,也是运营方“止损”的思路之一,数字经济与未来城市研究院院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表示,就像地铁一样,运营高铁可以抓住庞大的人流量,比如带动商业广告和利用地下空间发展商业。人随产业走还是产业跟人走

  从人口的流动中可以看到城市的经济发展脉络。

  梳理已公布的各省份已公布的2023年人口数据,不难发现,常住人口增长的省份主要在南方,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区域。浙江常住人口较上年增长了50万人,广东则增长了49万人,两省人口增量在全国遥遥领先。

  打造城市群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思路。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5周年,规划提到,在空间布局上,辐射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发展。包括完善大湾区至泛珠三角区域其他省区的交通网络,深化区域合作,有序发展“飞地经济”,促进泛珠三角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

  “泛珠三角区域”于2003年提出,范围包括华南、东南和西南的九个省份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近年来,已经建成通车的武广高铁、厦深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高铁、沪昆高铁、广深港高铁、赣深高铁,以及在建的合湛高铁等,构成了以珠三角为中心、辐射范围覆盖整个泛珠三角区域的高铁网络,成为各大城市群之间的毛细血管,承担人口迁徙的重要通道作用。

  2022年,广东流动人口减少,广东省统计局官网发文解释,这是在2022年广东疫情散发多发的因素影响下,省外流动人口暂时回流返乡的阶段性现象。并提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东人口规模及其结构优势将长期保持稳定,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常住人口保持长期稳定增长趋势不会改变。预期2023年广东常住人口将逐步恢复稳定增长。

  这一预判是较为准确的。2023年底,广东提出打造“五大都市圈”,分别是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按照广东的思路,这是通过培育壮大不同区域的中心城市,以中心城市带动整个都市圈的协调均衡发展。在“五大都市圈”的愿景下,广东内部将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释放出更大的经济增长潜能,也将吸引来更多流动人口。

  目前,全国国家级都市圈的数量共有14个。胡刚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都市圈其实是中心城市软性扩容,吸引更多人口流向大城市。具体来看,都市圈能级不一样,一线城市都市圈能级最高。有了都市圈,中心城市就能吸引来更多人口。

  更为根本来看,吸引流动人口的基础在于产业根基。作为全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珠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完备,企业数量众多。一直以来,电子家电、纺织服装、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吸引大量外来就业人口。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珠三角地区正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23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超7.5万家,连续8年全国第一,科技型中小企业超7.6万家,这些行业对高技能劳动力具有强大吸引力。

  如果说都市圈得以整合一个省份的优势资源,实现内部均衡发展,那么从全国角度来看,不同的城市群连接,相邻省份能够承接部分优势资源外溢。例如,2020年,湖南出台《湖南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大力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务实发展飞地经济,共同打造湘粤港高铁经济带等。

  人口流出大省江西也在加快与长三角、大湾区等地的对接。2023年,《江西省深度融入长珠闽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十四五”规划》印发,提出将江西省打造成为“长珠闽”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与“长珠闽”先进制造业形成供应链体系。

  然而,在赵坚看来,在欠发达地区建设产业园区,进行“飞地招商”效果有限,“人口都是流向东部沿海产业基础好的地方”。胡刚也提到,虽然欠发达地区坐拥政策优惠、土地优势,但是难以留住人。

  长远来看,无论是“飞地招商”还是人随产业走,在“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全面铺开、城市轨道交通也在加快建设的背景下,商务流、旅游流人口跨区流动频繁,繁忙线路庞大的出行需求都成为高铁价格优化的市场基础。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同花顺财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