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生物板块出现业绩分化 中药行业快速升温

来源: 2024-05-22 15:05:40

  笔者据统计,申万医药生物板块2023年营业总收入合计2.5万亿元,同比增长1.81%;利润总额合计2091.17亿元,同比下滑18.94%。这种表现背后,是医药生物细分板块的巨大分化,其中中药行业营业总收入实现个位数增长,但利润总额增长高达27.84%。笔者统计了76家中药公司的成长表现,整体上要比申万中药Ⅱ的数据表现更优。

  中药类上市公司业绩可喜

  同比增长37%

  笔者统计了全A76家中药公司的2023年营业总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等财务数据,整体上这些指标都在增长。

  从营收来看,76家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795.20亿元,相比2022年的3568.10亿元增长6.37%。相比营收表现,这些公司的业绩表现尤其可喜。据统计,76家公司利润总额445.67亿元,同比增长31.28%,高出申万中药Ⅱ利润总额增速27.84%约4个百分点。76家公司净利润总计为372.12亿元,同比增长37.07%。

  中药公司之所以取得佳绩,主要原因包括:近年来,中医药行业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关注与支持,为激励中医药行业的繁荣发展与创新突破,各级政府连续颁布了多项针对性政策。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迎来了黄金发展期。自2021年以来,国家连续发布了加快中药特色发展、中药振兴等相关政策;2022年3月,国务院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该文件再次明确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十四五”期间的重要工作内容,也加大了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进入2024年,2月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标准管理专门规定(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加强中药标准管理,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标准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同时,中医药纳入医保范围不断扩大。2020年底,国家医保局、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医保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医保的制度优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促进纳入医保定点的中医医药机构范围不断扩大、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中药品种不断增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不断扩大、中医药服务价格政策不断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不断优化。

  正是在政策的支持之下,中药新药的获批数量从2017年至2020年每年仅有1-3个,增长至2021年的12个。2022年和2023年各有7款中药新药获批。

  笔者认为,得益于众多积极政策的助力,中医药产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叠加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市场普遍预计中药需求会得到持续释放,展现出广阔的增长前景。

  西藏药业、济川药业等公司

  具备较高成长性

  笔者认为,分析中医药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可以从盈利能力、成长性、资产质量等三个方面来衡量,如果一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强、成长性好、资产质量较高,那么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就比较有优势,就是一家较优质的公司。

  笔者考察上述三方面的指标包括:盈利能力方面综合“每股收益、销售毛利率、总资产报酬率”三项指标;成长性综合“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三项指标;资产质量综合“每股净资产、每股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净资产收益率”三项指标,然后分别对这些财务指标进行排序,并按照秩统计量(rank statistic)原理赋予秩数,进行数据处理后,可以得出这76家公司的盈利能力排名、成长性排名、资产质量排名。

  经过统计,盈利能力排名前3的公司是西藏药业、济川药业、康弘药业;成长性排名前3的公司是贵州三力、西藏药业、上海凯宝;资产质量排名前3的公司是西藏药业、济川药业、健民集团。如果综合考虑盈利能力、成长性、资产质量三方面因素,前5名公司分别是西藏药业、济川药业、健民集团、葵花药业、康弘药业。

  (作者系中国银河证券公司中医药行业专题研究员。文中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同花顺财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