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控局: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试点见效,今年扩大试点范围

来源: 2024-06-14 22:56:55

  南都讯记者宋承翰发自北京6月14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有关情况。国家疾控局副局长沈洪兵称,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试点已有成效,今年将扩大试点范围。

  沈洪兵介绍,探索建立医疗机构疾控监督员制度,指的是在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设立专兼职疾控监督员,监督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情况,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就是要将疾控监督工作的关口前移。这是一项新的制度设计,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2023年,国家疾控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在上海、浙江、安徽、河南、湖北、广东、四川、陕西、甘肃等9个省份先行开展试点工作。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探索如何选派疾控监督员。试点地区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丰富人员遴选渠道,探索优化人员配置数量和组合形式。例如,浙江省探索对中小医疗机构实施“一员多点”,对大型综合医院实行“多员一点”,对医共体采用“多员多点”等不同形式的疾控监督员派驻模式。

  二是探索疾控监督员的主要职责。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了《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责任清单》,提出了33项具体任务,明确了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控等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职责,也为疾控监督员如何履职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是探索推进医防协同、医防融合。在试点中,疾控监督员积极发挥作用,促进医疗机构把传染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落到实处。例如,湖北省充分发挥疾控监督员“侦察员”“通信员”“指导员”作用,通过开展巡查,督促医疗机构对监测预警异常信号进行排查并开展风险研判。在四川省,疾控监督员通过现场检查、参加院级会议等方式深入医疗机构,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最后一米”。

  “总体看,第一阶段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将在去年试点工作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全国所有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试点,实现由局部到整体,稳扎稳打,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他说。

  传染病医疗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同花顺财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