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度飙升!“科特估”能挑大梁吗

来源: 作者:胡雨 2024-06-17 16:28:03

  继“中特估”之后,近期市场对“科特估”的关注度明显升温,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板块迎来强劲上涨,证券公司也纷纷将研究重点投向“科特估”以及可能受益的方向。

  从中长期产业发展视角看,建立“科特估”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考虑到高景气资产估值已经不低、“科特估”行情当前只聚焦在部分TMT细分领域等因素,从投资角度出发,机构判断目前“科特估”还未走出“新主线”。

  在具体行业配置上,机构除看好高端装备、精密制造与新材料、颠覆性技术和未来产业等方向外,央国企或开展新一轮并购,赋能相关领域自主可控的关键性技术,因此部分行业的并购重组动向也值得关注。

  “科特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尽管“科特估”概念升温对于整个科技行业都将带来提振,但并非所有科技股都属于“科特估”。机构认为,先进制造、自主可控等细分领域与“科特估”更加契合,新质生产力方向也被机构所重视。

  方正证券认为,从重视国家战略、引领科技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综合评价维度出发,实现中国高科技领域优质资产的资源配置和价值重塑,研究和探讨建立“科特估”体系成为必然。建立“科特估”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必然推动国内科技创新热潮的兴起,这需要资本市场通过更加合理的估值体系来助力相关企业成长。

  从政策层面看,今年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在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首位,此后一系列相关政策的落地体现了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视。产业层面,最受关注的便是国家大基金三期的成立,将助力国内半导体产业进一步发展。此外,美股科技股走强以及美联储存在的降息预期,也为包括新质生产力在内的“科特估”行情升温提供助力。

  考虑到科技企业发展所处阶段不同,对于科技股的估值也不能一概而论。在招商证券看来,科技股可以分为现金流型科技股、周期型科技股、赛道型科技股。从当前情况看,如果美联储逐渐进入降息周期,港股的恒生互联网、恒生科技方向有望迎来估值提升;消费电子、半导体景气度上行,对应的估值也有望上行;赛道型科技股被寄予厚望的是AI和人型机器人,目前正在耐心等待技术的进步和突破。

  “科特估”尚未走出“新主线”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尽管最近部分科技板块走强,但整个科技成长风格并未出现强势回归。在对“科特估”概念及内涵进行解读同时,对于本轮“科特估”行情,其持续性如何、能否成为市场新主线,也是券商关注的重点。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从估值角度看,当前A股科技成长板块整体估值处于低位,风险回报比较高,但具体到细分结构上,高景气资产估值已经不低;从基本面看,科技成长确实在底部区域,但高弹性改善的线索尚不清晰,尽管同样看好中期新经济总体景气改善,但短期不宜操之过急;从市场特征看,“科特估”行情只聚焦在部分TMT细分领域中,目前还未走出“新主线”。整体而言,“科特估”行情可能也要“买预期,卖兑现”。

  在半导体板块表现活跃同时,今年以来另一大主线——高股息红利资产出现回落。西部证券认为,“科特估”具备短期躁动性和中长期曲折上升持续性,且“中特估”与“科特估”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二者是新质生产力在红利资产与科技成长资产中的落脚点,二者也存在交集之处,均是中长期值得配置的方向。从中长期维度看,红利资产依然是符合政策导向与资本审美的价值之选,市场风格并非出现全面反转。

  关注专精特新、芯片、AI算力等方向

  对于“科特估”值得关注的细分领域和投资主线,方正证券认为,“科特估”是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在科技范畴的延伸,大部分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电子、生物医药、军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细分行业主要集中在专精特新、芯片、5G应用、半导体、信创、物联网、AIPC、光伏、无人驾驶、自主可控、数字政府、新能源、AI算力、光通信、元宇宙等方面。

  近期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科技改革政策预期升温,西部证券认为,“科特估”对应的是市场对战略稀缺性行业和新质生产力优质公司的低估,建议关注高端装备、精密制造与新材料等,包括半导体、大飞机、机床、工业软件、关键基础材料等,以及颠覆性技术和未来产业,如国产算力、生物技术等。

  除却科技行业本身的机遇外,“科特估”带来的央国企新一轮并购机遇也被券商关注。中泰证券判断,央企科技龙头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支持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项目,推动技术突破和创新,或是承接新质生产力中“颠覆性,前沿性技术”的重要载体。未来央国企或开展新一轮并购,赋能相关领域关键性技术,当下可重点关注电信等领域的央国企并购重组动向。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同花顺财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