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格战到技术战 这里上演了一场光伏电池大比拼

来源: 2024-06-17 22:32:27

  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已经圆满结束,在本次展会上,知名光伏企业携最新产品纷纷亮相,在行业因产能过剩、价格下跌陷入“内卷”的情况下,技术上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当前,光伏电池片技术正在由P型向N型迭代,而N型电池技术主要集中在TOPCon、异质结(HJT)以及BC三个方向,钙钛矿还处于研发阶段。从展会上各大展商的走访来看,目前TOPCon是最主流的技术,其次是异质结,BC技术仅有少部分头部企业在推。

  至于哪种技术会成为未来光伏电池技术的主流?每位展商都有自己的坚持,而究竟它们所认定的是什么呢?走访了部分展商。

  最重要的是性价比

  近年来,N型电池由于在转换效率和未来增长空间上全面优于PERC技术,已成为电池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注意到,本次SNEC展已经成为N型光伏产品的天下。

  TOPCon和HJT都是具体的电池技术,而BC是一种电池设计方法。TOPCon电池通过特殊的背面钝化接触结构来提升性能,而HJT电池则通过简化的工艺步骤和高效率潜力来实现性能提升。BC设计通常与HJT结合使用,以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N型TOPCon技术由于高理论转化效率和可基于PERC产线升级改造的特点在技术迭代的过程中脱颖而出,占据了一定程度的市场主导地位。“今天我们展台的所有产品都是TOPCon技术,这也是目前我们认为量产最具性价比的N型电池技术路线。”正泰新能产品市场管理负责人杨天峰告诉,“技术没有优劣之分,每个技术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短板,最重要的还是性价比。”他进一步表示:“一个产品能不能成为市场主流,不能只关注它的功率、效率,而忽略了它的成本、经济性。”

  据介绍,此次正泰新能展示的系列产品结合了最新自研的TOPCon 4.0电池技术、矩形硅片设计以及ZBB技术的升级与延伸等系列行业前沿技术,能实现效率及可靠性的提升,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

  天合光能(688599.SH)展台工作人员也告诉:“目前还是以TOPCon技术为主,相比其他技术路线更有优势,天合目前光TOPCon技术的专利就有四千多件。”据悉,2024年4月,天合光能自主研发的210+N型i-TOPCon光伏组件,经权威机构认证,最高输出功率达到740.6W,这也是公司第26次在光伏电池组件转换效率和组件输出功率方面创造和刷新世界纪录。

  此外,合盛硅业(603260.SH)、通威股份(600438.SH)、华东光能等企业也都展示了TOPCon技术产品,合盛硅业在展会上发布了采用TOPCon技术的210R矩形电池片,在有限的面积中将电池尺寸做到最优状态,度电成本更低,发电效率更高。合盛硅业品牌总监侯建表示:“TOPCon技术是属于现在和承接未来发展的技术,现在企业用的比较多就是TOPCon技术。”

  隆基有着另一份坚持

  相比目前主流的TOPCon技术,HJT和BC技术虽然转换效率更高,但因不具备成本优势,放量不及TOPCon。

  在走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HJT技术关键在于降本,金刚光伏(300093.SZ)展台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取消或减少银浆的使用,将HJT产品价格降到和TOPCon差不多,客户的选择就不一样了,在发电量和BOS成本更优越的情况下,更多人会选择HJT这款产品。”据介绍,金刚光伏在本次展会上正式发布异质结新品“擎天”系列,在电池端采用最新0BB+银包铜+钢网印刷技术,用更规则的栅线、更优的线宽比、更优的线电阻、更低的遮挡,实现降本与高效率兼顾。

  通威股份一名负责技术支持的人员对表示:“未来2~3年有可能是异质结的天下。”值得一提的是,6月12日,高效异质结HJT 740W+俱乐部产业峰会在上海举办,通威股份等四家公司正式加入高效异质结俱乐部。

  而对于BC技术,展会现场重点展示BC产品的企业并不多,隆基绿能(601012.SH)和爱旭股份(600732.SH)是其中最主要的两家。隆基绿能在展会上正式发布基于BC技术打造的Hi-MO X6别墅款光伏组件,每平米的发电功率达到435W和450W。通过HPBC至黑电池和结构玻璃等工艺,让照在玻璃上的光线均匀地多次反射至不同方向,从而确保在不同安装角度下,组件在视觉上呈现统一的黑色效果。爱旭股份则在展会期间发布新一代ABC组件——“满屏”组件,其最高功率达700W,转换效率突破25%。

  多位受访人士均表示,BC技术转换效率高,但同时成本也高,客户从性价比的角度考虑,现阶段选择TOPCon的会更多。

  不过,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2023年中报业绩会上表示,TOPCon是一种过渡技术,BC电池在未来五六年将成为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在今年召开的2023年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钟宝申再次强调:“我认为在未来五年内,整个市场绝大多数会是BC电池,复合钝化技术可能会成为主流。”

  叠层是未来?

  对于尚处于研发阶段的钙钛矿技术而言,本次展会上,其存在感相对较低。正泰新能钙钛矿叠层研发总监李子佳表示:“当前钙钛矿太阳能技术的主要瓶颈在于效率和稳定性,特别是在大面积应用时,效率可能会下降且稳定性较差。未来如果投向产业化,它的稳定性肯定要赶上晶硅的90%才可以。”通威股份一名负责技术支持的人员也表示:“钙钛矿确实太前沿了,它的商业化之路还要很长。”

  三一硅能研究院副院长袁声召在展会现场的演讲中表示,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是TOPCon、HJT电池并存,最终发展方向都走向叠层电池,他预计,2027年钙钛矿及搭配钙钛矿叠层电池开始少量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光伏展上,隆基绿能宣布,经欧洲太阳能测试机构(ESTI)认证,该公司研制的晶硅—钙钛矿叠层太阳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达34.6%,再次刷新了隆基绿能团队此前创造的33.9%的晶硅-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世界纪录。为实现再次突破,研发团队通过优化电子传输层薄膜沉积工艺、引进高效缺陷钝化材料、设计开发高质量界面钝化结构,历经5个月努力,实现了0.7%的电池绝对效率提升。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同花顺财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