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昆冈:新质生产力是乳业发展动力源泉

来源: 2024-06-25 00:34:04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保障我国乳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泉。”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宋昆冈认为,我国乳制品行业规模和消费市场迅速扩大,但面临行业发展速度放缓、进口乳制品冲击等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他表示,乳企应围绕“国外、国内都没有的,国外有、国内没有的,国内其他企业有、自己没有的,企业自身以先进替代落后的”几大方向,选择适合的项目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新质生产力保障行业持续稳定

  :在你看来,乳制品行业为何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宋昆冈:乳制品行业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得到快速发展,乳制品产量、质量、行业规模和消费市场迅速扩大。但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所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也逐步凸显,成为制约行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保障我国乳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源泉。

  :当前制约乳制品行业发展的问题有哪些?

  宋昆冈:首先是行业发展速度放缓。2017年全国液体乳总产量为2692万吨,2023年为2860万吨,六年仅增长6.24%。2017年,全国乳粉总产量为120.7万吨,2023年降至87.2万吨,六年增长-27.8%。特别是婴幼儿配方奶粉,由2017年的72万吨,下降到2023年的不足45万吨,在奶粉总量中所占比例由55%降至50%。

  其次是进口乳制品对国内市场冲击越来越严重。2017年,我国进口乳制品数量为260.7万吨,货值93.38亿美元;2023年进口数量为309.4万吨,货值126.87亿美元,六年分别增长18.7%、35.9%。2023年进口的乳制品折合鲜奶约1993.5万吨,相当于全国牛奶总产量的47.5%,进口乳制品货值相当于2023年国内全行业营收总额的19.5%。

  三是原料奶产量增长与乳制品消费市场的扩大不匹配,造成原料奶富余。2017年,全国牛奶产量为3039万吨,2023年为4197万吨,六年增长38.1%;而2017年全国乳制品总产量为2935万吨,2023年为3055万吨,六年增长仅4.1%。据了解,2021年以来在一些主产区存在程度不同的奶源富余情况,给奶农和加工企业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

  从乳粉、进口替代等方向寻求突破

  :你认为乳制品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方向和目标是什么?

  宋昆冈: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广义的宏观概念,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内容。我认为,乳制品行业的“生产力”,即乳制品及原料乳的生产能力。“新质”,即国外、国内都没有的,国外有、国内没有的,国内其他企业有、自己没有的,或企业自身以先进替代落后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企业来说是未曾涉足的新事物,所以项目选择一定要经过深入研究、论证。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落实到乳制品各细分领域,你有哪些建议?

  宋昆冈:就乳粉而言,可大力发展成人乳粉及功能乳粉。如老年人配方、孕产妇配方、无乳糖配方等成人配方粉,改善睡眠配方、润舒肠道配方、增强免疫力配方、益生菌配方等功能配方粉,也可以考虑跨界发展液体乳。液体乳可优先发展无乳糖纯乳、鲜乳;风味调制乳、功能强化调制乳;功能更加明显的益生菌发酵乳、活菌常温发酵乳。

  发展进口替代产品方面,婴配粉企业可发展乳清生产,替代进口乳清粉,工艺路线可采用干酪乳清、鲜牛奶超滤乳清;干酪企业发展原制干酪,替代进口;酪蛋白生产企业可增加以生鲜奶为原料的产品,替代进口。

  原料乳生产方面,原料乳发展应以乳制品消费市场发展前景为依据,提升奶畜养殖的计划性;奶畜养殖经营理念不应片面追求高产,而是饲养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牧场,就地解决饲料,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重视发展特种奶畜养殖,如奶山羊、奶水牛、牦牛、奶驼、驴、马等,增加特种乳制品生产,丰富市场供应。

  首席记者 郭铁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同花顺财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