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传媒张继学对话盛初咨询董事长柴俊:存量竞争时代的营销创新之道

来源:新潮传媒集团 2024-06-25 21:24:19

  6月18日,盛初咨询董事长柴俊走进“新潮老张朋友圈”直播间,探讨《存量竞争时代的营销创新时代》。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人口及消费红利消失,企业发展和品牌营销也由过去“增量时代”转为“存量时代”——消费者回归“新理性主义”、市场新机会被填满、获客成本日渐升高……品牌如何创新营销战略,以应对变化?

  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员工该不该要求涨工资?

  前不久,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透露了560亿美元的薪酬提案。这也是“上市公司历史上最大的薪酬计划”,占了整个特斯拉的12%的股权,并且在股东投票中获胜。这说明只要你业绩好,就可以在薪酬谈判上取得更大的主动权。

  说回到中国。在存量经济时代的大环境下,作为员工该不该向公司要求涨工资?作为公司该不该给员工涨工资,以及应该怎么涨工资?

  柴俊:马斯克的这个新闻确实非常有话题性。严格意义上来说,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涨薪是一个好事情,因为可以让员工有更大的积极性。经济环境好,优秀的员工要涨工资,经济环境不好,优秀的员工更要涨工资,这个跟环境没有关系。

  工资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叫基本工资,一个部分叫变动工资。基层员工主要靠基本工资,中层员工主要靠变动工资,高管主要靠业绩工资。

  如果是基层员工,肯定要非常勇敢的去和老板谈涨薪。这也说明你的能力也在成长;如果你已经是中层员工了,我建议你不要去跟老板谈基本工资,你要去谈一个目标,比如今年超额完成了任务,能不能给我一个超量的激励?对于高管来说,薪酬与公司的经营业绩直接挂钩,比如马斯克的560亿美元天价薪酬确实非常惊人,但这也说明公司经营业绩好,这个其实没有什么争议。

  另外,谈涨薪也需要一些沟通技巧。第一,要在领导心情不错的时候去谈;第二,让领导比较信任的人去谈,可能比你自己去谈成功率要高。

  我们公司在加薪问题上主要考虑外部公平性与内部公平性。首先,如果你发现你的岗位和外部公司同级岗位相比,外面的工资都比你高多了,你能提供证据,就可以要求涨薪。这是外部公平性;其次是内部公平性。同样的工作岗位、同样的工作体量,以及做出来的工作贡献差不多,你也可以申诉,要求加薪。

  另外,如果要张工资,你就要找到你的涨工资的证据,证明你有业绩,而且最好书面提出申请。公司员工一旦多了,你给老板发一个微信,说我要涨工资,那肯定不行。大公司有规范的流程,所以你要认真研究流程和条件,然后看自己是否符合(涨薪)条件。

  问一下柴总,你们每年都会给员工涨薪吗?

  柴俊:我们是一家咨询公司,人是我们唯一的产品,也是我们唯一的资产。所以每年肯定要固定加薪。加薪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我们最大的挑战骨干员工应该如何激励。所以,如果你成为公司的骨干,就不是你操心怎么去涨工资了,而是公司要操心怎么给你涨工资。

  我们会根据公司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层级的人,以及他为公司的做出的贡献给大家发钱。比如项目提成、项目管理的奖金,要有增量激励。

  总结起来,环境好与坏,跟优秀的人才是不是要加工资没有关系。环境越差的时候,越要给优秀的人加工资。

  茅台酒价格下跌背后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茅台酒价格与股价双双下跌,“黄牛”集体闹事。近十多年,中国白酒销量从每年1000多万吨降到了600万吨。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白酒销量的下降?茅台酒究竟具不具备金融产品的属性?

  柴俊:茅台酒的价格大家关注的比较多。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金融属性。茅台的价格实际上是由两个部分决定的。一个是饮用价值,另外一个就是它的投资和收藏价值。

  一方面,因为宏观经济整体下行,白酒的饮用场景,不仅仅是茅台的问题,面临着问题。这是饮用价值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投资收藏价值。我个人觉得,这个不太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变化不是太大。

  我认为,饮用价值在更大程度上影响了茅台价格。我们也一直在很关注茅台会如何应对。从行业性咨询机构来看,我们给茅台几个建议:

  把茅台酒的投资价值进一步提高。现在的茅台酒都是五年的酒,那是不是可以提高到六年的酒?这个简单的提高,其实带来的意义非常大。首先大家会觉得茅台会更值钱;其次,茅台的供应量会减少,因为标准提高了,出厂价进一步提高,比如再提10%,消费者应该是能接受的的。

  有观点认为,最近几年资本流入白酒行业,产能急剧扩大。白酒就变成了工业时代的标准化产品。再过几年,大量的酱酒和浓酒的供应链起来之后,高端白酒的金融属性会不会受到影响?

  柴俊:在中国白酒行业,其实除了茅台以外,其他的不一定有金融属性。所谓收藏属性是说存新酒喝老酒,消费者有收藏需求。但真正说到金融需求,只可能是茅台。金融属性和收藏属性,这两个概念不一样。

  这些年白酒行业资本进来很多,但从业外跨界进来,并且成功了的可以说是屈指可数。这说明这个行业很好,但通常来说,一个很好的行业就不会很容易做。不是说你有钱就行,品牌需要时间,品质也需要时间。所以能够长期坚持的,其实都是业内(资本)。

  我再接着问一下,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喝白酒的越来越少?他们更喜欢喝国酒、气泡酒和各种创新酒。比如说real强爽就卖的非常好。究竟是年纪没有到不喜欢喝白酒,还是这一代年轻人他已经口感被创新酒驯化了?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柴俊:全世界酒精饮料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随着年龄增长,酒精度也会提高。小孩刚生下来的时候喜欢喝甜,十几岁开始喜欢喝带汽泡的,20岁左右开始喝喝啤,后来开始就喝白的,最后喝白的还不过瘾,开始喝高度酒。

  而中国白酒又有两大特点。第一,全世界所有的高度酒中,只有白酒是纯天然酿造。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如果你不给他橡木桶,他就不会做酒了;第二,他是所有酒当中醒酒最快的,它不加外物,纯天然。所以醒酒速度是特别快的。

  所以,我对年轻人喝高度酒,而且在中国喝高度酒,当然喝中国白酒,这个逻辑是很清楚的。并且我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中国白酒的国际化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大。

  消费品牌如何在存量经济时代实现创新营销?

  我们来说第三个话题。今天已经进入存量经济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品牌应该如何做营销?你们(盛初咨询)服务过那么多知名白酒品牌,给我们介绍你们服务的这些白酒品牌在做营销过程中有什么亮点。

  柴俊:白酒作为消费行业一个子行业,它对整个消费品行业应该是有折射的,呈现比较明显的存量竞争。存量时代,品牌怎么发展,白酒行业还是比较具有典型性的。

  在存量竞争或者缩量竞争之中,行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去做结构升级。这种结构升级实际上是企业营销创新最主要的方向,比如白酒行业,这五年的产量从1000多万吨腰斩到600多万吨,但是行业的销售额还是处于不断增长的过程当中,利润增速更快。

  结构升级是个结果。营销有4P,价格是金字塔顶,其他3P就是产品、渠道和推广,它实际上是支撑这个价格的三个点。换句话说,你要实现结构升级,其他三个要素必须要提高。你只有把这三个力提高了,你才能够提升结构。

  这个时代最大的变化概念没有变,但是逻辑变了。比如,过去我们做品牌,只要上央视就可以了,只要坚持下来,时间长了你就是品牌。但现在几乎没人看电视,所以品牌的概念没有变,但是品牌的塑造逻辑在变。

  渠道也一样。渠道的概念是一样的,就是把产品铺到消费者面前,跟消费者连接。过去你只能通过线下,那么现在开始向线上发展,而且通过线上可以直连C端。

  我们强调的就是,在营销的各个要素上的创新,要具备时代的规律和特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存量竞争的时代实现结构的升级。通过符合时代趋势的营销创新,为结构升级提供动力,获得高质量、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这个是非常清晰的。

  以前我们都在专卖店买酒,比如1919,它能够直接送过来。但去年过年我就在京东上买,也能直接送到家。我就想问,电商在白酒行业的渗透率有多少?

  柴俊:白酒电商在白酒整体市场占比超过10%。白酒零售市场的总容量大概1万多亿,线上市场大概1000多亿。跟其它消费品比较,(线上占比)还是比较少。而且我认为未来看也不会像其他消费品增长那么快,会是慢涨的态势。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品牌方的主观愿望。现在酒厂其实并不太希望电商平台占比太高,尤其是主流企业。我们发现,一个企业如果它线上销售额占比过高,这个企业的营销质量其实是有问题的。线上(销售)占比与营销质量成反比关系——线上战比越高,营销质量就越差;反过来,营销质量越好,其实线下占比就越高。

  对于线上发展,要做,但要高质量的做。这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价格不能够价格太乱。所以总体来说,线上销售占比会逐渐提高,但不会很高。目前大家都以10%为自己的目标。这是一个基本判断。

  白酒品牌一直都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白酒品牌都开始押注梯媒,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柴俊:这也是这几年我们比较强烈的感受。酒企对电梯广告的重视程度的确在提高。比如,剑南春,每年在电梯广告上的投放量都非常大。为什么白酒品牌越来越重视梯媒,梯媒广告的效果怎么评估?如何证明呢?

  酒类品牌的竞争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谁能造出酒,谁就能卖好;第二个阶段是谁能拥有渠道,谁就能卖好;第三个阶段,谁能拥有品牌,谁才能卖得好。比如茅台、五粮液都是品牌驱动的。

  最早的酒品牌是怎么打出来的?90年代,茅台、五粮液随着央视和卫视就起来了;之后有了机场和高铁广告。因为酒的销售方式是做经销商,从经销商到终端店再到消费者。而机场和高铁可以去影响到中高端消费者,更关键是做给渠道经销商看的,增加招商信心;第三个阶段落到了场景上。我看到有咨询公司有一个调查数据,71%的人是在家庭及家庭周边的餐馆喝酒。所以在品牌直达消费者上,社区电梯广告就显得很有价值。

  怎么证明电梯广告的效果呢?这里有三个方法:

  第一是投放城市和未投放城市,或者投放小区和未投放小区的对比。看它们的品牌知名度和未来购买意愿有没有大幅上升。如果有,说明通过投放电梯广告品牌资产是在提升的;第二就是看广告投放之后看,品牌在电商店的PVUV有没有增加。店铺回收积累的A1、A2、A3、SA五个人群有没有增加,最后看GMV有没有增加;第三就是在抖音搜索,腾讯搜索、百度搜索上看搜索指数,投广告期间有没有上涨。所以,今天的电梯广告是有数字化能力的,能够完成部分效果归因。

  柴俊:梯媒有很多种形式,我们能看到的包括梯外屏、梯内屏,还有框架广告,作为品牌,如果要投梯媒广告应该如何选择?想请教一下。

  中国电梯广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电梯海报;第二个阶段是梯外LCD屏;第三个阶段是梯内的智能屏,支持标签筛选、单点投放,自动传输、效果归因。

  以前由于整个行业没有竞争,基本上是独家垄断的,投电梯海报和LCD广告比较多,后来新潮开始在梯内铺智能屏,整个电梯行业的格局发生了变化。

  我们都知道,品牌投电梯广告,实际上投的是电梯里的人,就是用户。所以,广告覆盖电梯的数量就很重要。

  目前在中国,电梯框架大概170多万个,按一部电梯三个框计算,覆盖了60万部电梯;梯外LCD屏的数量是37万个,覆盖了大约40万部电梯;而新潮电梯智能屏新潮数量是70万个,全国电梯智能屏加起来130万个,覆盖了120万部以上电梯。所以,智能屏覆盖电梯的数量是框架的两倍多,是梯外LCD的三倍多。并且由于竞争,价格已经打得非常透明了,相较于框架和梯外LCD屏便宜了三四倍。

  所以,我给客户的建议是,首先选择智能品。不仅价格便宜三倍,还支持标签筛选和效果归因。梯外LCD和电梯海报要分场景选,高档商务楼可以选梯外LCD。梯外LCD在全国37万张屏,在商务楼的约占30%,也就是12万张屏左右,还有20多万张是社区的梯外LCD。由于社区电梯等待时间极短,LCD广告价值不大,但写字楼通常都要等几分钟,这样的广告是有价值的。

  电梯海报怎么投呢?平面海报做引爆是不现实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做促销,因为静态画面可以支持扫码。

  总结起来,如果要引爆品牌只能选视频的屏,以电梯智能屏为主,梯外LCD作为补充;如果你要做促销,可以选择电梯海报。

  柴俊: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酒行业也有很多不同的价位。不同档次的白酒在投放梯媒能不能做到社区筛选?比如高端的酒,我就投到高端的社区,而一些比较平价的酒,我就投放大众社区。

  梯外LCD是不能拆零卖的,所以现在还做不到。但梯内智能屏可以做到。只要把小区里的用户标签挑选出来,然后去和品牌的受众做匹配,找到最适合的小区投广告,投完之后还能做效果归因。

  比如,五粮液、茅台肯定是贵的。这个小区又是高档小区。比如,在北京房价8万以上,入住率超过70%,所以就可以在这个小区投广告,比如每季度投两周。用户想吃喝高端酒的时候,首先就会想到茅台和五粮液。而中低端的产品就去选择普投大众社区。这个投放方法已经在智能屏上实现了。

  广告客户可以根据用户标签把小区筛选出来,找适合的小区投放广告,这就相当于线下私域的概念。比如牛栏山二锅头,在成都总共只有1000个小区适配,然后就在这1000个小区里投广告就可以了,投放之后看看知名度、美誉度和投放前有没有变化,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广告投放的效果了。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同花顺财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