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为电站创收上亿,泉为异质结效能再升级“避尘边框“设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

来源: 2024-06-25 22:22:43

  此前,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底,我国全年光伏新增装机216.88GW,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延续了近年来的强劲增长势头,尤其在西北和华北地区,因其广阔的土地和充足的日照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之成为了推动我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的关键地带。随着光伏产业在这些地区的迅速扩张,行业发展也也迎来一些挑战,其中环境因素对光伏组件效率的影响是人们关注的方面之一。

  北方地区常年遭受强风和沙尘暴的侵袭,这些自然现象不仅会沉积大量尘土在光伏面板上遮挡阳光,同时导致发电效率下降,严重的还会加剧组件表面磨损,缩短设备寿命。

  基于恶劣的户外环境,泉为科技开发了“避尘边框”设计工艺,产品具备集:提高发电效率达3%-6.08%、降低后期电站维护成本、防积灰积雪稳定使用寿命增强系统可靠性、应对任何户外环境的高环境适应性、物理自洁减少化学清洗的环境生态友好、提升电站及系统发电收益等特点。

  “避尘边框设计”防积灰:最高发电增益提升6.08%!

  近日,泉为科技作为异质结领域的革新者,推出基于异质结系统的全新“避尘边框”高效异质结组件设计,这是继“虎鲸Ⅻ”系列之后的又一力作,更是对光伏增效的一次创新探索与超越。“避尘边框”设计,彻底解放传统边框的束缚,每一方寸皆倾注于极致的光能捕捉,在泉为先前推出的“双循环自洁防腐玻璃”和“零水透特殊工艺”两项前沿技术的加持下,辅以匠心独运的“避尘边框”排水排污机制,确保组件表面终日清爽净透,减少后期人工清洗维护的成本,也减少了化学清洗对环境的破坏,能有效应对北方和西部地区等自然环境中的风沙、雨雪等现象,让发电效率攀上前所未有的高峰。

  表面积灰是降低组件吸收太阳辐射量的障碍之一,尤其是在户外环境下,面对自然界的考验,泉为科技“避尘边框”高效异质结组件展现出非凡的自净能力,A面无边框设计使得组件可以很好地排斥表面的沙尘、灰尘、雨雪等,避免了传统组件容易因长期积灰、积水导致组件被遮光减效的困扰,理论上“避尘边框”组件可减少约5%至30%的辐射量损失,从而提高整体发电效率。而经过泉为先进光伏技术研究院专家对“避尘边框”组件的多轮实测显示:相关组件叫传统组件对照,其发电量增益可提升达到3%—6.08%。

  在提升发电增益的同时,泉为“避尘边框“异质结组件还能有助于自然排水、排污,大幅减少电站后的人工清洗的频率,降低了维护成本和水资源的消耗。此外,泉为避尘边框组件还能有效防止灰尘吸附太阳辐射转化为热能,降低了组件因过热而导致的发电效率下降风险,规避了热斑效应的潜在威胁。即便是遭遇雨季,避尘边框组件亦能抵御雨水中钙镁离子的沉积,拒绝顽固水垢的侵蚀,从而有力保障了组件性能的持久稳定,大幅提升异质结组件在恶劣户外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经济效益巨大:为电站年增上亿元收益

  创新力技术的加持,令泉为科技避尘边框高效异质结组件展示了在户外环境下的“独特优势”。同时,搭载泉为另外两项前沿的“双循环自洁防腐玻璃”和“零水透特殊工艺”技术,辅以大尺寸硅片与0BB组件设计,共同铸就超乎想象的光电转换效率,即便在西北地区极端温差的恶劣环境考验之下,泉为科技的异质结产品仍能彰显卓越的稳定性和优异的发电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泉为异质结(HJT)组件的创新工艺和设计能显著提升光伏电站的发电效和电站收益率。举例:以一个100MW的光伏电站为例,采用泉为“避尘边框”等多项技术工艺的HJT组件后,以3%的保守发电增益估计,其就可每年可为电站额外增加约800万度电的发电量。按照电价0.5元/度计算将增加收益约400万元/每年。相较于传统组件,HJT组件的高效特性在一家普通电站长达25年的运营周期内将展现得更为明显,能够额外产生总计高达2亿度电的电力,为一个电站可折合创造经济收益约1亿元,充分展现了泉为科技产品电站等项目的经济效益上的巨大潜力。

  泉为科技始终秉持着对清洁能源未来的坚定信念,持续深耕于异质结领域,坚持从客户实用性、经济性的立场出发,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为客户提供创新且实用的异质结系列产品,以实际行动回应时代的呼唤,与光伏行业一同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让清洁、高效的能源惠及地球每一个角落。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同花顺财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