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发挥新能源能效分级标准引领作用

来源: 2024-06-26 01:28:18

  龚梦泽

  近日,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国内新能源汽车能效分级标准。所谓汽车产品的能效分级,如同家电行业一样,是对产品能效水平高低的一种评定和表现方法。新标准的推出将有助于推动行业节能技术进步,为消费者选车提供依据。

  事实上,为加快建设节能型社会和增强消费者的节能意识,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能效标准体系的建立。2020年9月份,我国明确提出“双碳”目标;2021年,《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提高燃油车船能效标准,健全交通运输装备能效标识制度,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车船”。

  结合到汽车产业领域,截至今年5月份,国内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47%,创出历史新高。业内预测,至203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70%。

  在此背景下,于行业而言,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优劣和能效高低,需要一套新的测试办法和标准来评定。新标准以双积分能耗限值为基准,结合车辆能耗的工况适应性和环境适应性,根据历史测评数据,确定整车能效分级档位,这有助于促进车企和电池供应商更加关注节能技术应用和改进提升。

  于消费者而言,能效标准为消费者选购新能源车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不仅有利于引导消费行为向低碳产品倾斜,培养大众的低碳消费意识,让省电节能与低碳高效价值观蔚然成风,同时也会降低消费者的用车成本,为差异化的低碳消费需求提供可靠的辨识。从而有助于营造对低碳产品认可度高的市场环境,促进低碳消费和生产的良性循环。

  笔者认为,我国仍处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总量还将持续刚性增长。对此,我们应牢牢把握推进节能和提高能效的工作原则。新能源汽车产品能效分级标准的推出恰逢其时,对于完善能效标识制度,响应“双碳”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还可从以下三方面对标准进行完善和改进。

  一是,建议加强零部件能效分级的补充和完善。新标准首批发布了电动汽车的整车能效、动力系统、空调这三个指标用以评价新能源汽车的能效水平。下一步,建议重点对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进行能效分级。例如,宜关注动力电池、充电桩等耗能部件开展相关标准研究和测试方法开发,构建起更加完善的能效分级测评与标准体系。

  二是,建议进一步丰富测试场景以符合用车实际。能效分级应从消费者角度来进行实测,结合我国纯电动汽车运行具有“广地域、宽温域”的特点,充分考虑特殊场景中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衰减等问题,力求还原车主真实用车情况,为用户提供有效的实用价值。

  三是,建议着手标准普及与升级计划。目前,新能源汽车能耗分级标准仅划分了三类等级,并未对产品准入设置门槛。下一步,团体标准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加强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案例总结推广。同时,建议参考国家相关标准和产业技术发展阶段进行动态调整,争取在获得广大企业和消费者认可的基础上,向国家标准迈进,最终实现以标准引领促进能效约束分级,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同花顺财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