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出境恢复加速 经济舱票价降两成

来源: 2024-08-29 23:39:48

  暑运的到来加速了国际及地区航班的恢复。近日,深蓝智库综合多方民航客运市场数据后发现,日韩、东南亚地区的航班占总体七成以上,依然是暑运期间航司增投运力的重点市场。此外,英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航线恢复已超2019年同期,北美市场仍有待恢复。在众多国内航司布局暑运后,供应量的增多也拉低了票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国际及地区的经济舱机票均价下降了18%,进一步激发了中国游客的出境游需求。

  东亚、东南亚占比达七成以上

  今年暑运,民航客运市场依然火热。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7月1日—8月12日,国际及地区航线的民航旅客量已超996万人次,同比增长约71%。

  此前,在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举办的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表示,预计今年暑期民航将继续迎来国际旅游、留学出行等市场旺季。徐青表示,暑运期间,旅客运输总量有望达到1.3亿人次,日均旅客运输量215万人次,比2019年增长10%,比2023年增长5%。

  深蓝智库综合国内各大航司的暑运航班计划后发现,热门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主要集中在日韩、东南亚以及欧洲各国。

  其中,国航商务委员会华北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赵莉表示,国航在暑运期间开航了北京—达卡、成都—米兰航线,复航上海—巴塞罗那航线,加密北京—哥本哈根、成都—新加坡等13条国际航线航班。东航则重点对日韩、东南亚、欧洲、大洋洲区域进行运力增投,每周共计增加332班。春秋航空相关负责人表示,7月起,春秋航空陆续开通西安—大阪、广州—胡志明市、上海—胡志明市等航线。

  暑运期间的实际航班运营数据也证实了日韩、东南亚市场的热度。

  根据航班管家提供给深蓝智库的数据,7月民航国际出港航班集中在东南亚与东亚区域,这两个区域的航班量占总数的76%。具体到国家,从航班量上来看,中国到日本的周出港航班量最高,其次是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英国、德国、美国、意大利和法国分别位于第10名和第14—17名。其中,马来西亚、新加坡、英国和意大利航班的恢复已超过2019年同期。而在8月5日—11日,中国至日本和韩国的周出港航班量均已恢复超90%。

  “一带一路”航线航班量明显增长

  除了传统热门航线,今年暑期,“一带一路”航线的航班量增长明显。据赵莉介绍,国航已开通61条“一带一路”航线,通航28个国家的36个城市,航班量占国航国际航线总量的60%。航班管家数据也显示,7月西亚、中亚和非洲三个地区的航班量增长明显,已经超过2019年。

  相比于领先的东南亚、东亚以及欧洲航线,北美洲市场持续低迷。

  航班管家数据显示,7月中美航班恢复不足三成。相较于2019年,缅甸、加拿大、荷兰也跌出航班恢复量排名前二十的国家。

  总体来看,不同区域及国家的航班恢复差异较大。航班管家数据显示,8月5日—11日,民航国际客运航班恢复至2019年的82.2%,预计下半年将持续保持恢复趋势,整体预计将恢复至2019年的82.7%。

  国际机票均价同比下降

  同样刺激旅客在暑期出行的还有明显下降的机票价格。

  多家民航数据平台和在线旅游平台提供的数据均显示,相比去年同期,部分热门国际及地区航线的价格均有降低。

  同程旅行7月4日的数据显示,在6月29日—8月31日期间,由于中国游客出境的出行半径明显扩大,整体国际机票均价较去年同期上涨33%,但部分飞往欧洲、美国的航班价格同比出现下降。例如,国内主要城市飞往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航班机票均价同比分别下降约10%、9%、3%,而飞往美国的航班机票均价下降近20%,飞往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的机票均价下降约20%。

  未出行前,机票价格可能会上下波动。综合已出行的航班情况来看,国际及地区航线机票平均价格依然有所下降。航旅纵横8月14日的数据显示,7月1日—8月12日,国际及地区航线的经济舱机票平均价格(不含税)同比下降约18%,较2019年增长约13%。

  “在多家航空公司增投热门航线运力后,国际航线航班数量显著增加,部分航线的座位供应更为充裕。在供需进一步平衡的情况下,机票价格也会相应有所回落。此外,机票价格还受到燃油附加费、汇率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在分析机票价格下降的原因时,航旅纵横行业发展部总经理赵楠这样表示。

  不过,并非所有国际航线的价格都在下降。赵楠表示,暑运期间,部分热门国际及地区航线的旅客量较多,在需求带动下,机票价格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另有民航业内人士表示,因为部分国际航班尚未完全恢复,供应量仍有缺口,同时,暑期国际航班需求量仍然较大,机票的价格并不会下降太多。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同花顺财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