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谈外贸转型升级:中国企业从成本、规模优势,逐渐转向增值、创新优势

来源: 2024-08-31 19:25:08

  8月30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以“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为主题的第177期“经济每月谈”。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张燕生回答了记者关于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与压力的问题。

  张燕生指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中分析认为,全球经济裹足不前,外需减弱的趋势有可能会延续到2028年。尽管去年11月以来外需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但其仍然存在较大波动性的可能。

  对于当前中国外贸企业所面临的压力,张燕生认为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脱钩断链”。中国在美国中间商品总进口量的占比从2018年的18.5%,降至2022年的14.1%,并在2023年上半年跌至11.4%。此前中国曾是美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而2023年中国已经降为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此外,中国与日本的中间品贸易也开始出现下降。中间品大部分是零部件、原材料等,其比重下降很大程度说明经济体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在下降。

  其次是科技竞争,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等“新三样”领域的科技竞争日益加剧。

  再者,需要注意外贸出口遭到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限制,特别是中国出口态势较好的领域,可能会面临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当前中国外贸企业也要小心跨境电商、新型外贸等领域可能存在的风险。

  “我觉得中国外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趋势还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在调查研究中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企业开始从成本优势、规模优势逐渐转向增值优势、创新优势。”张燕生表示,苹果CEO库克曾指出,中国的优势不是廉价劳动力而是高水平的科技和技能。

  张燕生表示,近年来我国的外贸方式出现了一些变化,中国把一些中间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墨西哥、中东欧,然后最终产品出口到美国。中国外贸出口在迂回的同时,深度明显在加深,也开始建立全球的生产体系。

  对于下阶段外贸市场的发展,张燕生认为还要做好三个工作:第一,尽可能地稳定和开拓美国市场;第二,尽可能地稳住欧洲和日本、韩国市场;第三,尽可能地深化全球南方市场。

  张燕生指出,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长期以来新兴市场作为全球化受益者的这个地位可能会发生逆转。

  张燕生认为中国要推动“新全球化”,要保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风口能持续得更久,需要避免“价格战”在很短时间里就把新风口产品打成“白菜价”。

  张燕生表示,外贸高质量发展需要新思路,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也要扩大进口。中国是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在大部分的贸易中保持了顺差。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应对进口给予更大的重视。此外,还要推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的结构升级。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同花顺财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