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指南推荐丨《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重磅发布,胸腺法新为肝癌免疫治疗发展注入活力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2024年10月16日 12: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治疗已从单一手术切除模式转变为多学科、系统性综合治疗。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实践,《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重磅发布。《指南》进一步强调了晚期肝癌系统治疗的重要性,在免疫治疗及其联合应用等新策略有所更新,标志着肝癌治疗进入新时代,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法从免疫治疗中获益或获益程度有限。


胸腺法新作为免疫调节剂可有效弥补并完善免疫治疗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减少治疗不良反应。经循证医学证实,胸腺法新可显著降低可切除肝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期。基于此,2024版《指南》推荐胸腺法新作为肝癌术后辅助治疗的新选择,为临床探索提供了新方向,给患者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为此,中国医学论坛报特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荚卫东教授围绕2024版《指南》更新和肝癌诊疗相关话题进行学术分享。现整理如下,以飧读者。


图片

荚卫东 教授

博士(Ph.D.、M.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医院 院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学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导师

 国际肝癌协会 创始会员

 国际肝胆胰协会 会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学组 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 委员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 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肝癌专家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医师委员会 常务委员

 安徽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安徽省普通外科质量控制中心 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肝胆胰学组组长



Q1

首先,请您谈谈《指南》的更新对我国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实践有何意义?


图片


荚卫东教授



《指南》的更新基于最新临床试验结果,确保了治疗建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仅为肝癌患者引入更多治疗选择,提供了多样化诊疗方案,还针对个体化治疗策略进行细化分析,进一步提升了治疗的精准度。《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自2018年首次发布以来,不断丰富并优化肝癌治疗策略,引领临床实践规范化、精准化发展。在确保延长生存期这一“硬终点”外,还立足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这一“软实力”,不断推动肝癌治疗方案个性化、有效化和优质化发展,实现肝癌诊疗慢病化管理转变。


在最新《指南》中,免疫疗法在肝癌治疗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肯定。无论是靶免“跨界”合作,还是不同免疫疗法的“强强”联合,均在临床实践中展现出卓越疗效。而针对免疫单药治疗这一富含争议性的话题经多次深入讨论后,也在《指南》中得到明确指导意见1


《指南》的更新不仅给肝癌系统治疗提供了更加详细的指导和建议,有助于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治疗同质性与有效性,还反映了肝癌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意见,显著改善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结局,进一步推动肝癌诊疗模式从单一的局部治疗向多学科综合诊疗发展。


Q2

随着医学技术与治疗理念的不断革新,肝癌治疗已从单一手术切除模式转变为多学科、系统性综合治疗。基于此,请您介绍下新版《指南》有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图片


荚卫东教授



肝癌作为一种常见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然而仅不足30%肝癌患者在初诊时适合根治性治疗。且对于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术后5年复发转移率最高达70%2。如何降低可切除肝癌患者术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是近年来肝癌的主要探索方向。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以靶向、免疫为代表的精准疗法在肝癌患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除治疗手段不断升级外,治疗理念也不断进阶,围术期辅助与新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肿瘤控制率,降低术后疾病复发与进展风险,延长生存期,改善预后。然而针对术后辅助治疗策略,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根据IMbrave050研究结果显示,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双免联合治疗可降低术后早期复发。基于目前临床循证医学数据支持,新版《指南》推荐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Ⅲ级推荐,证据等级1B类)术后辅助治疗以防止早期复发。CARES-310研究表明,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靶免联合治疗可显著改善晚期肝癌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据此,新版《指南》推荐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癌患者。此外,值得注意关注的是,免疫调节剂胸腺法新首次进入《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推荐,作为肝癌术后辅助治疗选择1


Q3

新版《指南》推荐胸腺法新作为肝癌术后辅助治疗选择,请您结合胸腺法新临床研究谈谈,这一推荐是基于怎样的考量?


图片


荚卫东教授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肝癌治疗中的广泛应用,肝癌全面进入免疫治疗时代。胸腺法新作为免疫调节剂,在肿瘤免疫三大关键机制与三个关键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反应,促进肿瘤免疫清除,提高免疫治疗疗效,消灭残留肿瘤细胞,降低复发风险,与免疫治疗协同增效,互促互进,发挥1+1>2的作用,进一步提升晚期肝癌治疗效率,在改善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方面展现出积极作用。


根据TASK-1研究3及TIPS研究4等一系列研究结果显示,胸腺法新联合免疫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高复发风险肝癌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期,延长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生存率,降低肝癌复发率。且对于肿瘤直径较大(>5cm)、伴血管侵犯及伴卫星灶等预后不佳的肝癌患者,胸腺法新联合免疫治疗临床获益一致,均可显著改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及总生存期3。此外,胸腺法新治疗耐受度较高,安全性可控。故基于目前优秀的临床疗效数据,最新版《指南》推荐胸腺法新作为肝癌术后辅助治疗选择。


Q4

鉴于目前胸腺法新在肝癌实践中取得的初步成效及指南更新的推荐意见,未来在肝癌诊疗领域,您认为胸腺法新有哪些研究及实践方向值得探索及期待?


图片


荚卫东教授



现阶段,肝癌已全面进入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以免疫治疗为基础的综合诊疗策略成为肝癌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胸腺法新作为免疫调节剂,在肝癌治疗中展现出巨大潜力,逐渐成为免疫、化疗等多种治疗方案的联合使用选择。目前,胸腺法新在新辅助放化疗、术后辅助治疗、三线治疗等多种肿瘤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随着研究数据的不断披露,将为胸腺法新临床实践构建更多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此外,个体化治疗为医学发展趋势,根据患者免疫状态与肿瘤特征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需进一步深入探究,故胸腺法新的临床实践也将趋于个体化发展,通过监测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活性等免疫指标,制定并评估治疗效果,有助及时调整诊疗方案,有望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同时,还应完善免疫指标、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的综合评估等肝癌免疫治疗评价体系,以便实时监控肿瘤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


总体而言,在“免疫”治疗时代,胸腺法新在肝癌治疗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不仅可提高抗肿瘤效率,还可改善患者免疫状态,减少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肝癌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带来治愈新希望。随着未来研究的不断深入探索,肝癌诊疗将不断向个体化、精准治疗方向发展,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完善健全的评价体系,并加强基础研究,可为肝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与合理的支持,满足患者“治愈”需求,推动肝癌慢病化管理进程发展。


小结



《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版)的更新,不仅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还进一步推动诊疗策略的个体化与精准化发展。免疫治疗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武器,展现出巨大潜力与希望。胸腺法新作为免疫调节剂,通过多种机制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进一步提升免疫治疗疗效,降低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免疫、化疗等其他疗法“锦上添花”、“查缺补漏”,有望成为肿瘤综合治疗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临床获益最大化,推动肝癌“免疫”治疗时代发展,助力肝癌慢病化管理,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版).

2.马驰,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4, 40(9): 1725-1731.

3.2024 ASCO e16226.

4.He C, et al. Medicine (Baltimore). 2017 Apr;96(16):e660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