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女装 退货潮仍在继续

来源: 2024-11-22 01:50:11

   /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

  “双十一”购物狂欢已落幕,但女装退货潮仍在继续。近日,“女装店双11退货率达历史高峰”冲上热搜,其中有女装店称,“发了2000单退了1500单”,甚至还有商家的退货率高达80%—90%。消费者纷纷吐槽,“买10件女装退9件已经是常态”。面对纷纷退回的快递,商家也很是苦恼。对此,省消保委表示,商家、平台和消费者需齐心协力,坚守诚信底线,共同维护良好的电商购物生态。

  “‘双十一’买了五件衣服,只留了一件,退货的几件要么色差太大,要么尺码不合适,要么穿着效果不好。”消费者孙小姐告诉记者,她有过好几次买回的衣服和卖家秀完全是两回事,实在是难以接受。

  打开社交平台,“网购女装越来越难”似乎已成共识。尺码标准混乱,穿得进童装,却穿不上同码女装;色差、面料板型、款式设计货不对版,买家秀和卖家秀“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关”;预售动辄几个月,衣服到了也换季了……尺码设计不合理、货不对板、质量差、预售期长等问题,激发了消费者对当前电商女装市场的不满,引发退货率节节攀升。

  “双十一”电商大促开启后,电商女装领域的高退货率问题格外突出。对此,江苏省消保委表示,这一现象背后可能与消费者因凑单等促销机制冲动消费后选择退货有关,也不乏个别消费者利用退货机制把女装网店变成“网络试衣间”,甚至虚假退货谋取私利。但最不容忽视的原因在于,电商女装市场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商家未能精准把握目标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品质需求及购物习惯,导致供需“错位”。诚然,当前退货机制更加便捷,但消费者的退货意愿并非无故增加,毕竟合身的衣服才是消费者购物的初衷。

  省消保委还表示,网购不同于线下购物,消费者“看不见摸不着”,而电商平台的许多女装模特图往往经过修图、加滤镜、选角度等精心处理,以呈现出服饰的最佳效果,有的店铺甚至直接盗用其他店铺的模特图。同时,部分商家在商品详情页上隐藏服装面料、尺码等关键信息,让消费者难以辨别商品的真实品质,收货后才发现衣服存在色差严重、尺码不合适、面料做工差等问题,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打开社交平台,搜索“女装退货”,不仅有消费者的吐槽,也有许多商家表示无奈,商家“求放过”的帖子也不胜枚举。淘宝平台上,一家女装店的客服表示,她在这个行业已经做了好几年,这两年退货率直线上升,除了觉得不合适退货的,也有一些恶意“薅羊毛”的消费者,有的甚至穿过之后再退货,不仅增加了店铺物流成本,还会影响二次销售。

  美特斯邦威负责人也曾表示,目前服装品类的平均退货率已经达到70%以上,时装品类的退货率已经达到90%以上。一般退换货三次以上服装就会报废。“爆买爆退”的结果是劣币取代良币,对商家和消费者都没有好处。

  电商领域女装退货率一路飙升,冲击了电商女装生态。据联商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不下40家女装网店宣布闭店或停止上新。

  省消保委表示,高退货率致使包装及物流成本大幅增加,并且存在部分消费者恶意退货薅羊毛的现象,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甚至出现商家欠款“跑路”事件。纵观电商市场,女装电商市场退货率居高不下,受损的不单是消费者的信任,更是经营者赖以生存的根基。长此以往,势必对整个电商生态造成巨大的冲击,阻碍行业健康发展。

  面对居高不下的退货率,一边是吐槽不断的消费者,一边是叫苦不迭的商家,电商女装的出路在哪里?

  省消保委表示,商家、平台和消费者需齐心协力,坚守诚信底线,遵循市场规律,走多方共赢之路,共同维护良好的电商购物生态。

  商家应加强自律,严把服装质量关,以优质品质树立良好口碑,避免过度依赖低价和促销策略。电商平台需加强对商家的监管,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和惩罚机制。消费者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保持理性和诚信,如遇问题应及时与商家沟通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维权。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同花顺财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