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产销数据捷报频传 深市汽车领域上市公司经营稳步向好

来源: 2025-01-03 22:45:45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年度产销均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连续多月突破50%。这其中,包括深市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比亚迪、长安汽车在内的多家车企发展突飞猛进,多品牌创下年度销量的历史新高,新能源车对销量的拉动尤为凸显。综合多家领域内代表性公司近期披露的产销数据及部分业绩数据来看,深市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紧抓市场机遇,整体呈现稳步向好态势。

  2024年以来,龙头公司比亚迪的经营一路高歌猛进。根据公司最新公告,2024年12月,其新能源汽车销量为51.48万辆,去年同期为34.1万辆;全年累计销量为427.21万辆,去年累计为302.44万辆,累计同比增长41.26%。其中,乘用车累计销量为425.04万辆,2023年累计为301.29万辆,累计同比增长41.07%。比亚迪方面此前表示,2024年销量目标为在2023年销量的基础上增长至少20%,以此计算,其2024年完成率达117.8%。

  海外市场方面,比亚迪2024年销量表现也十分亮眼。数据显示,公司当年12月海外销量达到了5.7万多台,同比增长58.34%,环比增长84.50%,较此前月均三万台出口量再上一个台阶;全年累计实现乘用车出口量累计40.77万辆,同比增长71%,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1月3日晚间,长安汽车也披露了2024年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实现销量268.38万辆,连续五年同比正增长,创近七年新高。其中,自主品牌全年销量超223万辆;新能源全年销量超73万辆,同比增长超50%;海外销量超53万辆,同比增长超47%。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德赛西威公司业绩也稳步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75亿元,同比增长31.13%;实现净利润14.07亿元,同比增长46.49%。

  在公司最新披露的投资者调研记录中,德赛西威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产品矩阵的逐步完善、敏捷迭代以及融合升级、更多差异化方案的推出、多种灵活的合作模式,公司正快速强化竞争优势并打开更大的市场空间。业务发展情况方面,公司高算力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已在理想汽车、极氪汽车等客户上规模化量产,并获得丰田汽车、长城汽车、广汽埃安、上汽通用、东风日产等多家主流客户新项目订单,营收规模持续提升;轻量级智能驾驶域控产品已受到多家客户认可,并已获得奇瑞汽车、一汽红旗等客户新项目定点。基于新一代高算力中央计算平台芯片的研发,公司已与主流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新一代舱驾一体乃至中央计算平台的加速落地,适配L4高级别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需求。基于不同算力的多样化智驾域控解决方案强力支撑智能驾驶业务持续增长。

  国际化亦是德赛西威当前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是公司保持持续成长的重要支撑。上述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近年来全方位开展国际化布局并获得显著成果。如业务开拓方面,公司目前已获得AUDI、VOLKSWAGEN等客户的新项目订单,海外订单持续增长;服务体系方面,公司已在全球多个区域设立子公司、办公室、建设生产基地,提高本地化的生产与服务水平,目前公司在墨西哥的新工厂已完成建设,在欧洲的新工厂正在筹划建设中。

  另一家深市公司潍柴动力相关负责人也介绍,2024年公司高盈利发动机市场持续发力,推动公司盈利能力再创新高。同时,新能源重卡也抢抓机遇,降本增效成果凸显。控股子公司陕重汽前三季度共销售重卡9.2万辆。其中,新能源重卡销售近4500辆,同比实现翻番增长;重卡出口4.7万辆,同比增长13.5%。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与经营改善,陕重汽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

  深耕专业领域,国内汽车热管理行业的龙头企业银轮股份董秘陈敏介绍,公司产品契合国家新能源转型战略,业务增长空间广阔。公司目前拥有国内顶尖的热交换器批量化生产能力和国内顶尖的系统化的汽车热交换器技术储备,并正在拓展数字能源和具身智能领域,将逐步成长为平台型热管理科技公司。

  另外,2024年中国重汽加快产品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产品竞争力,精准实施营销策略,在燃气车市场和新能源重卡市场均有亮眼的表现。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实现重卡销售约10万辆,同比增长6%以上,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净利润同比增长42.48%。展望2025年,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四车辆的大规模淘汰更新、重点项目开工及产业西移带来的区域性增量不可忽视,同时冷链绿通、快递电商、跨境运输等需求的释放,都有望让商用车市场获得恢复性增长。随着新能源政策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新能源车型有望成为行业发展的机遇,不管新能源轻卡还是重卡都是公司要重点布局的业务。(记者 韦夏怡)

相关板块
相关个股
相关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上述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同花顺财经的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同花顺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平台为准,各类信息服务基于人工智能算法,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