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多维拓展积极迈进,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内容摘要
  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是以制成复合材料从而替代钢铁、木材、水泥等传统材料,具有耐腐蚀性、电绝缘、抗冲击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工业设备(管罐)等行业,而玻纤产能的投资额较大、连续高温生产的工艺特性决定了行业呈现景气周期波动的特点。

  全球玻纤行业呈寡头垄断格局。目前,全球玻纤产能约为600万吨,中国玻纤产能约为300万吨,其中中国巨石的玻纤产能约占全球产能的30%左右。从全球市场来看,国外玻纤行业产能相对稳定,国内产能变动基本可以代表全球产能变动情况。玻纤行业在2007-2010年投产的产能基本已运行了6-8年,将于2015-2017年进入冷修的高峰。根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仅有山东玻纤、九鼎新材和邢台金牛的三座玻纤池窑投产,新增产能约为8万吨,而冷修产能约为10万吨(冷修期一般持续六个月,折算下来冷修产能约为5万吨左右);我们预计这几年间约有103万吨(折算估计冷修规模约为55万吨)的产能陆续进入冷修,而新增产能约为55万吨。整体来看,近几年新增产能与冷修产能大致相当。

  玻纤行业反转,龙头企业显著受益。2015-2017年全球玻纤需求将保持5%左右的增速。全球玻纤纱产能在2000年以后进入快速增长期,主要体现在中国产能的快速增长,我国产量在全球占比从不到20%提升至50%左右。2007年,全球各大玻纤企业均在大幅扩张,新增产能大部分集中在2007-2010年间投产,以中国巨石为首的玻纤生产商保持着60%左右的出口量。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四季度,玻纤行业销量明显下滑,盈利水平不断下降,玻纤行业开始进入萧条期,2009年后无新建生产线,一直保持对产能进行消化的状态。2010年至今,国内外经济全面复苏,市场逐步回暖,玻纤需求回升。2014年由于风电带动而出现需求回升,2015年行业已回到较好盈利水平。

  国内中高端产品正不断替代进口。根据RolandBerger与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VDMA)共同研究报告中显示,2009年我国高性能玻纤产量不到20万吨,占比9%,而2014年产量达到60万吨左右,占比提高至20%左右。由于中高端产品毛利较高,我国中高端产品占比的提升大大拉高了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从而致使下游玻纤制品及复合材料产品结构也同样发生了较大改变,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比例不断提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已完善原材料—制品—复合材料全产业链的布局,随着产品性能的提升,高性能产品产能的释放,有望在玻纤行业细分领域大放异彩。考虑到非公开增发,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06元、0.43元和0.6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级别。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进度低于预期;产能释放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