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核安全防护材料行业领跑者,高成长持续
内容摘要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防火密封材料制造商和服务商,致力于做中国最优秀的防火密封材料制造商和服务商,力争将公司打造成为中国核安全防护材料领域的领跑者。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安全防护材料中的核级防火密封材料和非核级防火密封材料,是目前国内少数能够生产、销售核电站设施用安全防护产品的公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可以供应核岛内防火密封材料的企业,现已参与海阳核电站、田湾核电站、福清核电站等大量核电项目。

  2012~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速达到53%,防火密封材料毛利率高达73.53%。随着中国核电业务的快速发展,国产防火材料的替代进口程度加速,公司近几年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在核电领域,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成功应用于核电站设施的防火材料供应商,替代进口,产品毛利率高达73.53%。

  核电发展进入黄金时代,乏燃料处理市场迎机遇。1)政策助推核电产业发展。根据《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大陆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左右,因此可以推算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每年开工至少6台百万千瓦级别的核电机组;2)核电重启,新批核电项目迅速增加。从现阶段的规划来看,不考虑内陆核电建设,到2020年底我国拟开建核电机组为32台,年均约6台机组开工建设,高峰时段预计将同时在建约40台机组;3)核电出口市场如火如荼,带动核电材料需求上涨。根据世界核能协会估算,2015~2030年间海外新建核电站在160座左右,投资额1.5万亿美元,市场空间巨大,中国核电技术逐步得到世界认可,未来在全球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从而带动上游设备和材料供应商的需求上升。

  核级防火密封材料进口替代是必然趋势,“十三五”期间我国每年市场需求约为3亿元。目前国内核电站用防火密封材料主要来自美国的3M公司、德国的喜利得、法国的Mectiss等进口产品,海龙核科是唯一一家国内供应商。在国家政策积极推动核电产业设备和材料国产化的大背景下,进口替代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十三五”期间我国每年核级防火密封材料市场需求约为3亿元。

  乏燃料后处理市场是核电行业的蓝海,中子吸收材料需求率先崛起。国内乏燃料后处理市场薄弱,以暂时贮存为主,目前中国仅有年后处理能力约50吨的乏燃料中试厂,中法合建的800吨/年后处理大厂要到2030年才能实现投运。根据中国能源报的数据显示,到2015年,我国乏燃料产生量、累计与离堆贮存量将分别达到650吨、3000吨和1300吨;而到2030年,这组数字将变为2000吨、23500吨和15000吨。

  随着核电机组的陆续建成和投运,乏燃料产生量和累积量将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未来5年,乏燃料的中间贮存和后处理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中子吸收板在乏燃料后处理的各个环节应用价值大,需求率先崛起。

  与核动力研究院合作,先发优势奠定根基。1)公司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市场认可度高;2)核电行业技术壁垒高,公司具有先发优势;3)与中核动力研究院合作,直击核电发展需求最前沿。

  中子吸收材料放量在即,新成长开启。1)公司的中子吸收材料项目预计2016年下半年投产,开启新的利润增长点;2)巩固龙头地位,扩大核级防火密封材料市场占比;3)积极开拓民用防火密封材料市场,扩大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4)开发新客户,创造增量市场。公司2016年6月15日公告,与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签订2份重大销售合同,合同金额共计5881.4万元,目前该合同已经开始履行,后续公司将继续加大对新客户的开发程度,为公司未来的成长创造增量空间。

  盈利预测及估值:

  根据公司新产品建设进度、防火密封材料市场拓展力度,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亿元、1.83亿元和2.53亿元,同比增长65.1%、61.9%和38.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288万元、5073万元和6738万元,增速分别为50.6%、54.3%和32.8%,摊薄EPS为0.89元、1.37元和1.82元。

  按照股转系统的分层方案,公司符合分层标准2和标准3,顺利进入股转系统创新层名单。目前公司市场价格为19.7元/股,对应2016年估值22.2倍,且当前市场价格低于2015年下半年的定增价格22元/股。综合考虑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地位以及未来的高成长性,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应收账款占比较高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及政策风险;核心技术人才流动风险;新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