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经营符合预期,战略性布局精准医疗业务
内容摘要
  2016H1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94%,符合预期。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84.17万元,同比增长22.94%;营业成本990.76万元,同比增长25.29%;净利润69.18万元,同比减少60.4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2.53万元,较上年同期0.38万元略有增加。公司收入端同比增长20%,由于政府补助减少等原因,导致净利润由上期174.68万元降至69.18万元。我们认为公司经营符合预期,在不考虑miRNA检测业务和小核酸药物影响的条件下,公司科研服务业务收入增长稳定,净利润基数小,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较大。

  小核酸产品供应业务有望稳定增长。2013-2018年国内生命科学研究耗材市场CAGR为13.2%。公司是全球仅有的十几家能够商业化生产RNAoligo产品的公司之一,生产产品和技术服务涵盖了小核酸领域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上游RNA合成单体、中游小核酸及相关基因产品、下游新药研发等,生产规模居全球第六、亚洲第一。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国内小核酸领域的领军企业,主要客户为国内科研机构,将受益于行业需求扩张。凭借产品质量、全产业链以及成本优势,公司国内小核酸产品供应业务有望稳定增长,同时,通过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韩国等设立代理商,逐步扩大海外销售额。

  战略性布局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精准医疗业务。在基因诊断试剂产业化方面,公司完成GMP生产车间环境检测。在基因编辑领域,公司开发出基于CRISPR/Cpf1基因编辑技术的优化新方法,并申请了1项发明专利。公司参与申请的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重点专项“基于多组学图谱的精神分裂症精准诊疗模式研究”项目获得批准立项。同时,公司计划筹建天津吉玛医学检验所,开展以基因检测、分子病理检验为主的第三方医学检验,并向基因检测为基础的肿瘤个性化治疗领域延伸。我们认为上述项目的实施对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精准医疗业务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小核酸药物处于爆发前夜,公司原料生产和药物研发同步推进。RNAi治疗在经历低谷期后又重拾强劲发展势头,2014年初,全球范围内约19种siRNA药物进入临床阶段,预计2017年可达40亿美元市场规模。我们认为随着靶向给药技术和基因测序的进步,小核酸药物的技术障碍逐步得到解决,行业有望迎来跨越式增长。公司从三方面受益:首先,公司处于小核酸药物产业链上游,其小核酸合成相关化学品是合成小核酸药物的关键原料,需求大幅增加;其次,小核酸产品可供进行小核酸药物的筛选和细胞试验及动物试验;第三,公司已进入小核酸药物研发领域,先发优势显著。

  盈利预测。公司2013-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810万、3560万、4288万;2013-201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万、323万、444万。不考虑miRNA检测业务和小核酸药物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我们预测公司2016-2018年收入分别为5121万、6096万、7233万,同比增速分别为19.44%、19.04%、18.66%;2016-2018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2万、588万、694万,同比增速分别为6.30%、24.63%、18.05%;2016-2018年EPS分别为0.40元、0.49元、0.58元。

  风险提示:研发风险;实际控制人控制风险;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