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市值管理黑案例:创业板金亚科技实控人周旭辉精心设局,高位套现数十亿
内容摘要
  黑幕披露

  通过对市场上以市值管理为名的操纵行为的分析,我们总结出操纵手段的如下特征:

  1.操纵手段多样,以合法手段为外衣

  借市值管理之名的操纵行为表现形式新颖,本质是股价操纵行为。实践中市值管理的实现模式层出不穷,并购重组、投资者关系管理、股份激励、股份回购与增发、股权质押、大宗交易等都是常见的应用工具。但此类操纵行为如果没有对应业绩的支撑,股价还是会回归到原本的价格。如前文提到的金亚科技就是以定向增发为外衣,实质上借助机构的增持再加上高价位股权质押来实现股东个人利益最大化和上市公司融资最大化,高卖低买可以增加上市公司本身的资金,却会对中小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害。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假借市值管理的配合股东减持和股权融资,从事涉嫌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控股价的行为,导致上市公司陷入概念包装、题材炒作、“资本运作”、股价管理的误区,从而走向市场操纵。

  2.内外勾结、联手操纵

  新型市场操纵的主体有扩大化的趋势,伪市值管理的主体不仅有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公司高管,还有券商、大宗交易商、私募机构参与其中内外联手。上市公司与市值管理机构围绕自身的利益达成“市值管理”协议,首先由上市公司讲一个足以打动投资者的“故事”,如并购重组或增发计划,再利用券商投行、分析师、基金发布似是而非的信息推波助澜,合力拉升股价,美其名曰“市值管理”。券商在市场操纵行为中的作用是盘活股东手中的存量股权,帮助大股东将存量股票以进行质押、托管或融券等形式操作以满足其资金需求。大宗交易商在操纵行为中的作用是拉升股价,大股东一般会把股份以低价出让给大宗交易商,大宗交易商以市面价格卖出或者再拉升一下股价卖出,这种市值操作手法让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顺利减持,达到了大股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却给中小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

  3.与虚假披露、内幕交易等关联密切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足,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盲目性较大的问题仍然突出。如金亚科技这些上市公司在大股东减持、股份质押、融资增发等节点,披露信息的次数明显增多。在立案调查的伪市值管理操纵案件中发现上市公司会选择时间点“讲故事”、大跨度地迎合市场热点、在关键时间点前后连续披露利好后减持质押、公告重大收购或重组后随意终止、先泄露信息给机构投资者或合作私募基金后向市场公布等做法操纵信息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