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业绩加速增长,龙头地位稳固
内容摘要
  雪榕生物发布2017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5亿元,同比增长18.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39万元,同比增长166.55%;实现扣非后净利润6912万元,同比增长204.85%;基本每股收益0.37元/股。

  调减亏损业务规模,毛利水平得到提升:公司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包括:1)公司盈利能力此前受香菇业务的亏损所拖累,上半年公司将香菇日产能调减至20吨,并停止对香菇工厂化栽培的研究与投入,从而及时止损;2)公司2017年产能得到明显提升,且金针菇价格较去年有所提高。由于公司调减亏损业务规模,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达到21.87%,较上年同期增长2.67个百分点,且预计未来三项费用率保持稳定,因此公司有望在未来保持较高盈利能力。

  产能居全国之首,生产工艺领先行业水平:2017年随着长春高榕“日产40吨金针菇项目”、贵州威宁日产138.6吨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车间项目的建成投产,公司食用菌日产能达到618.6吨,其中金针菇日产能572.6吨,真姬菇26吨,香菇20吨,位居全国之首,随着公司定增募投项目即将投产,公司日产能将达到约1000吨,进一步巩固公司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行业的龙头地位。此外,公司使用液体菌种代替固体菌种生产金针菇、真姬菇。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领域,液体菌种相较于固体菌种,可使菌种生产周期缩短60%-70%,食用菌栽培周期缩短5%-15%,出菇合计周期缩短40%-45%,而多数食用菌生产参与者未掌握液体菌种生产技术,大规模应用难以实现,因此公司在生产环节同样具有行业领先地位。

  行业集中度较低,工厂化生产发展空间巨大:从全球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食用菌生产大都采用工业化种植技术,日本的工厂化食菌占有率达90%以上,台湾、韩国达95%以上。我国食用菌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但工厂化生产起步较晚,2014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产量仅占总产量的6.04%。由于工厂化生产模式在我国处于发展初期,且国际食用菌工厂化种植已由欧美、日韩逐渐转移至我国,因此具有巨大发展空间,预计未来10年内工厂化产量将占总产量的20%-30%,达到年产量646-969万吨。尽管公司目前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工厂化食用菌栽培企业,但由于行业集中度较低,公司在全国食用菌市场的占有率仍较小,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盈利预测:上调2017-2019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至1.86、2.00、2.4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1、0.87、1.08元,PE分别为31、29、23倍,虽然估值不具备明显优势,但考虑到食用菌产业正转向工厂化生产,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以及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因此维持“审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菌菇类价格波动;(2)食品安全;(3)募投项目实施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