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非航业务开启新一轮成长
内容摘要
  估值

  由“单航站楼双跑道”向“多航站楼多跑道”运营模式的跨越,将说明公司开启新一轮的稳健成长之路。我们上调公司2017/2018年的每股EBITDA将分别至2.8,3.25元人民币,我们给予各约19/16倍估值倍数,提高目标价为人民币52.1元,维持“增持”评级。(现价截至2月7日)

  2017前三季多赚近三成

  上海机场2017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录得60.1亿元,同比增长14.9%;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27.9%,基本每股收益1.4元,同比增长28%。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同比大增43%,相对上半年21%的增速,业绩增长明显提速,主要因持股40%的油料公司受益于油价回升,带动投资收益升92%至3亿元。

  毛利率劲升3.8个百分点至48.2%

  T1航站楼改造工程完成后,公司的成本端的增速保持平稳,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的营业成本仅增长7.4%,远低于收入增速,毛利率因此大幅提高3.8个百分点至48.2%。三项费用比率因利息收入减少较同期增加了1.3个百分点至2.03%,最终经营利润率仍同比增加了2.5个百分点。

  航空性业务收入平稳微升

  前三季度公司完成飞机起降架次37.05万架次,同比小幅增长3.3%,其中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分别同比增加2.7%,增加4.8%,减少2.2%。旅客吞吐量5249.35万人次,同比增长5.3%,其中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分别同比增加8.2%,3.6%和减少1.7%。

  我们发现,相对于国内航线起降架次增速的逐月下行,国际航线起降架次增速呈现逐月抬升的态势,反映机场新增航线资源倾向于分配给国际航线。另一方面,旅客人次增速高于飞机架次增速2个百分点,飞机机型大型化趋势明显,这一特征在国内航线上表现得更加明显。货邮吞吐量33.7万吨,同比增长12.8%,其中国际航线明显胜出,保持两位数升幅。

  第四季度公司的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4.2%,8.4%和5.7%。国际航线保持相对更高的飞机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增速,同时,地区航线出现回暖。

  近期中国民航总局为了提升正点率对机场提出航班限制措施,对公司航班起降架次的增长将起到一定限制作用,但考虑到公司能够通过调整航班结构、调升国际航班比例和宽体机比例等措施应对,以及公司充裕的产能拓展空间,我们预计该负面影响将非常有限。

  非航业务持续强劲

  受益于T1航站楼改造工程全面投入使用后商业面积的扩大和国际航线旅客占比提高,2017公司的非航业务收入一举跃升超过航空性业务收入。公司的机场免税业务合同将于2018年3月到期,预计新一轮招标新的提成比例由原来的25%上涨至45%左右,将大幅提高非航业务收入。此外,2019年S1/S2卫星厅建成投入运营后,航站楼总建筑面积将扩大69%,旅客吞吐量将超过8000万,由此带来的商业面积拓宽和消费人数提升将为公司下一轮业绩成长提供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