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2018年一季报点评:大输液回暖+川宁扭亏,2018Q1业绩超预期
内容摘要
  投资要点

  业绩总结:公司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114.3亿元,同比+33.5%;归母净利润7.5亿元,同比+28.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74.1%;2018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39.3亿元,同比+61.5%;归母净利润3.8亿元,同比+98.9%;扣非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78.2%。同时公布第二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回购的216.3万股,价格7.7元/股,解限指标:2018-2019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2亿元和15.6亿元。

  三发驱动全面发力,公司2018Q1业绩超预期。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实现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3.5%和61.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8.0%和98.9%,公司年报符合预期,但一季报超预期。分业务看:1)大输液业务:在产品结构优化和毛利率提升下,2017年实现收入75.8亿元,同比增长26.1%,毛利同比增长达52%;随着2018年石四药集团的并表,我们预计大输液2018年收入和利润贡献将大幅增加;2)川宁原料药项目:2017年实现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69.4%,由于二期试生产中未能如期释放产能,2017年亏损7497万元。考虑到2018年初二期环保已经通过实现扭亏盈利,2018Q1预计利润贡献超过1亿元,保守估计全年净利润贡献或超5亿元;3)非输液制剂:2017年实现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达69.4%,其中塑料水针1.5亿元,同比增长105.2%;康复新液3.2亿元,同比增长137.0%;艾司西酞普兰片1.6亿元,同比增长185.2%,腹膜透析3.2亿元,同比增长50%,其他制剂产品也有9.5亿元,同比增长47.6%。考虑到公司2017-2018Q1已有7个重要仿制药获批生产,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和阿莫西林胶囊率先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预计2018年将维持35%以上增速。

  研发硕果累累,创新驱动正陆续步入收获期。自2013年以来公司研发投入达27.5亿元,研发实力已位列国内第一梯队,创新驱动为公司最重要的看点。目前科伦研究院的在研品种有320余项,其中260余项仿制药和NDDS药物、60余项创新药研究。目前,已获批生产9项;已申报生产及处于待批准生产阶段项目共35项;已批准临床及处于临床研究阶段项目共42项;预计未来2018-2020年将有50-70项产品(包括一致性评价项目)获批生产。具体进展方面:1)国内仿制药:21项待批生产,10项启动临床,8项完成一致性评价BE研究;2)创新小分子:2个开展临床,1个申报临床;3)生物药:5个品种,其中抗EGFR人鼠嵌合单抗处于临床三期,其他处于申报临床或临床试验中;4)新型剂型药物:3项已启动临床。从在研产品线看,预计从2018年开始每年将有5-15个产品连续获批上市,其中每年均有1-3个重磅品种上市。我们认为,随着研发驱动的发力,新产品对业绩拉动的效果将逐渐显现,同时公司估值也有望逐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18-2020年EPS分别为0.86元、1.18元、1.65元。考虑到公司输液企稳回升、川宁扭亏、研发成果陆续兑现,我们认为在股权激励的绑定下,公司业绩拐点明确,未来业绩和估值有望同比提升,同时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将有力推高公司发展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进程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川宁项目或因环保再次停产的风险、核心原料药价格或下行的风险、生产管理或出现重大问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