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消费升级与渠道下沉均领先,助力收入持续高增长
内容摘要
  事件:公司2017年实现收入680.58亿元,同增12.29%;实现归母净利润60.01亿元,同增5.99%。17Q4收入(+7.96%)和归母净利润(-16.37%)增速放缓,主要系春节错位+奶价上升+费用率上升。18Q1开门红实现收入197.53亿元,同增25.10%;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增21.15%。剔除春节错位影响,17Q4+18Q1收入同增16.91%。

  销量增长贡献主要增量,重点产品+新品抢占消费升级红利。2017年液体乳/奶粉及奶制品/冷饮分别实现收入557.66/64.28/46.06亿元,同比增长12.61%/17.83%/9.82%。其中液体乳和奶粉及奶制品收入增长主要受益于销量分别增长11.21%和11.48%;冷饮业务主要系结构升级带动收入增长8.5%。公司聚焦重点产品,并加大新品开发推广力度,引领一二线城市消费升级。金典、安慕希等重点产品全年收入占比达到45.7%,安慕希新品、JoyDay风味发酵乳等新品的收入占比达9.2%。

  渠道深耕抢占下沉空间,市占率稳步提升。根据尼尔森零售研究,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液态奶零售额同比增长8.8%,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同类产品零售额增速。伊利在渠道下沉中优势明显,2017年直控村级网点同比增长54%达53万家。同时公司加大新零售渠道投入力度,电商业务收入增长130%,母婴渠道零售额增长38.9%,便利店渠道常温奶市场份额提升0.7个pct。全年伊利的常温液奶市场渗透率提升3pct至80.1%。根据尼尔森,2017年伊利的常温液态奶/低温液态奶/婴幼儿奶粉市占率提升2.71/0.62/0.67个pct至33.8%/16.2%/5.2%。2018Q1三大业务市占率继续同比提升1.91/1.42/0.72个pct。

  2017包材上涨压制毛利率,18Q1费用投放加大拖累盈利能力。由于2017年包材价格居高且公司产品单价下降(对收入增速贡献-0.4%),毛利率下降0.66个pct,但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0.48/-0.83个pct,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仍同增17.70%。18Q1受益奶价下行及结构持续优化,毛利率同比提升1.16个pct,有效缓冲了因市场竞争激烈加大广告营销费导致的销售费用率上升1.49个pct,净利率小幅下降0.29个pct。

  盈利预测:预计2018-2020年EPS为1.21、1.50、1.87元,对应PE为22倍、17倍、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