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持仓比例继续提升
内容摘要
  上周医药生物板块跌幅2.86%,涨幅在28个行业中排名第28位,落后沪深300指数2.86pp。医药商业表相对较好,跌幅为0.67%;跌幅最大的板块是生物制品,下跌4.87%。其他板块表现如下:中药(-2.11%)、化学制药(-2.13%)、医疗器械(-4.15%)、医疗服务(-4.27%)。行业整体估值(TTM整体法,剔除负值)34.13倍,相对沪深300PE溢价率约为1.92倍,处于历史中部位置。其中,医疗服务(79.65倍)、医疗器械(47.65倍)和生物制品(48.37倍)估值较高,化学制药(31.82倍)、中药(27.88倍)、医药商业(24.75倍)估值相对偏低。

  本周观点更新:医药持仓比例继续提升

  上周行业指数下跌2.86%,跑输沪深300和创业板指2.86%和2.31个百分点,进入7月份以来,医药板块的波动进一步加大,一方面是外围宏观环境的不确定,大盘的波动加剧。另一方面,自年初以来,医药板块的超额收益非常突出,而且估值水平相对较高。

  截至7月20日,我们统计了上半年公募机构的重仓股的医药持仓情况,其中所有主动性基金医药持仓比例为13.29%,对比2018年Q1提高了2.92pp,剔除医药行业基金,我们测算持仓比例为9.97%,比2018年Q1提高了2.42pp。自2017年Q4以来,医药已经连续3个季度被增配。从重仓股的分布来看,集中度较高,以恒瑞医药为代表的创新主线继续成为公募机构的重点配置,其他如长春高新等细分行业龙头持仓市值也在继续增加。

  对医药的增配有业绩确定性的支撑,回顾上半年行情,3~4月份业绩快报发布期间医药获得了显著的超额收益。进入7月份,已有1/3以上的医药公司预告中报,我们进行了统计,增长上限在大于20%依然占多数。其中业绩超预期的公司下游偏消费属性较多,例如仁和药业、长春高新,康恩贝和爱尔眼科等。

  对于估值水平,截至目前,医药行业整体估值2018年动态PE为31X,2019年动态PE25X(整体法,剔除负值),估值处于历史中间偏上水平。剔除金融行业影响,医药行业相对于A股溢价率为94%,中长期的确定性支撑了溢价率稳定。对于我们医药行业配置,我们认为在宏观经济不确定的背景下,医药板块可以较长时间保持稳定优势,从短期来看,目前医药配置和估值水平尚未到达历史最高水平,实际仍有向上的空间,而中报业绩趋势仍将是医药板块优势的重要支撑,建议继续增配医药板块。

  给予行业推荐评级,个股推荐:

  1)核心布局,坚守创新

  创新是医药产业的未来,政策支持,市场结构优化,创新药械的投资回报提升,创新类公司是未来医药行业必须配置,也是核心配置。近期医药板块调整,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市场也担忧创新类公司的估值问题。我们认为目前创新依然是医药产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创新产品梯队依然代表着企业的未来,也是高溢价的重要支撑,而目前风险偏好下降,有对中长时间投资周期的不确定性的顾虑,但从医药产业目前阶段来看,医药行业创新前景确实较为确定的。

  对于创新标的的筛选,在创新药领域,我们看好整体优势的大研发平台或者具有特殊研发实力的子平台,其中整体研发优势的大平台,建议关注科伦药业(累计研发投入超20亿,首批高端仿制药上市,1类新药报临床)。具有特别研发实力的平台的,建议关注拥有融合蛋白技术实力的(融合蛋白、双抗、ADC)亿帆医药和浙江医药,以及具有国际领先的小分子抗癌药研发实力的海辰药业(参股子公司NMS)。

  生物技术领域,我们重点看好肿瘤免疫方向,尤其是具在治疗效果上具有显著提升的CAR-T领域,目前国内CAR-T技术已经出台技术申报指引,而且国内企业已经开展临床,和国际上研发相比,国内的技术起点并不低,未来甚至具有后发优势,重点推荐安科生物。

  医疗器械领域,我们建议平台和高景气领域的细分龙头都可关注,平台型企业集合创新的最佳资源,逐步形成正向循环,重点推荐乐普医疗。再生生物材料,面向口腔种植牙等耗材市场随下游消费升级而持续扩大,重点推荐正海生物。

  2)国际化大潮开端,把握具备高技术壁垒的方向。国际市场上,具有高技术壁垒的注射剂产品供给不足,利润率较高,我看好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的注射剂方向,推荐健友股份和普利制药,潜力标的浙江医药。

  3)品牌OTC,我们重点推荐云南白药和同仁堂。消费升级+渠道对高利益品种选择,零售渠道品种价格近年来持续提高,我们认为OTC品牌,尤其是相关品类的第一品牌具备价格的主导权,消费者能接受价格的提升。大型品牌公司拥有多年的渠道管理经验,在提价过程中能理顺渠道,有效提升价格,稳定提升市场份额。

  4)原料药供给侧,短期价格变化不影响趋势,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把握公司机会,继续推荐浙江医药。

  风险提示:系统性风险;原料药企业业绩兑现不及预期;重点公司外延并购整合不及预期;制剂出口海外申请注册不及预期;创新药鼓励政策实施不及预期;重点公司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