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业绩符合预期,危废建材双主业共振
内容摘要
  事件:

  公司8月6日晚发布2018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5.80亿元,同比增长273.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05.61万元,同比增长109.6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463.05万元,同比增长68.13%,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

  业绩大增109.65%,符合市场预期,主要源于危废业务的贡献

  2018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5.80亿元,同比增长273.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05.61万元,同比增长109.65%,处于业绩预告增长100.95%-119.45%的中枢位置,符合市场预期。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是比去年同期新增新金叶、灌南环保、格尔木环保等危废业务的并表,使得环保业务实现营收25.05亿元,同比增长11795.39%。建材业务实现营收10.62亿元,同比增长14.67%,其中水泥业务增长28.74%,而熟料和商混业务分别下滑了45.29%和0.14%。毛利率方面,由于熟料(21.78%,增加11.87pct)和水泥(28.74%,提高4.89pct)毛利率的提升,使得建材业务毛利率提高2.33pct至30.48%。由于毛利率低的危废资源化业务(2.93%,下降2.8pct)的并表使得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从27.85%下降到12.68%。期间费用方面: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分别为5395/13475/7683万元,同比增长2.95%/132.11%/27.52%,管理费用大增主要是因为合并新金叶等公司所致。

  危废业务稳步推进,有望充分受益行业高景气度

  公司危废业务形成资源化综合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和一体化综合处置三种功能互补、相互协同的技术路线,综合处置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优势明显。上半年,公司已投运危(固)废处置项目5个,产能40万吨左右,已获环评批复正在建设中或规划建设中的危(固)废处置项目9个,产能100万吨左右,公司危废业务稳步推进,目前已经跻身危废行业龙头。

  根据我们的测算(详见环保行业2018年度策略:政策进入新时代,行业面临新机遇),危废每年产量在1亿吨左右,而历史贮存量高达8000吨,危废行业面临严重的“供需不平衡”,而在目前环保督查趋严,生态环境部启动“清废行动2018”的背景下,危废处置需求明显提升,行业景气度不断攀升,市场空间在1500亿元以上,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财政政策再发力,水泥区域龙头率先受益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称:要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下半年有望发力,水泥需求有望提升。公司现有四条熟料水泥生产线(3条位于青海,一条位于广东),其中青海地区市场率约占30%,并且辐射西藏地区,处于区域龙头地位。同时公司不断进行横纵向的资本运作:1)2015年剥离山西2个亏损子公司使得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布局一带一路;2)通过收购等方式在青海地区取得了10家商混公司,打通了水泥、商混上下游产业链,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夯实公司在青海地区的龙头地位。随着青海、西藏等地的基建投资拉动,公司凭借区域优势有望率先受益。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给予公司“增持”评级。我们看好公司危废产业的布局以及水泥需求提升带来的业绩增长,预计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79、1.06、1.29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7、13、11倍,结合目前的市场环境和环保行业的整体估值情况,我们下调公司至“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