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行业逐步稳固,公司规模效应开始显现
内容摘要
  事件:

  公司发布2018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50.75亿元,同比上涨3.7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079.56万,同比下降97.81%,归属母公司扣非净利润-1.13亿,同比下降115.05%。

  投资要点:

  运价承压油价上行,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单箱成本。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延续复苏态势,集运行业的调整已从过渡期逐步进入稳固期。但受市场运力加速增长影响,供需关系仍较脆弱,市场运价承压下行,2018年上半年CCFI综合指数均值同比下滑3.8%。同时,国际油价持续上涨,2018年上半年新加坡380CST燃料油平均单价同比大幅上涨28.1%,加剧了班轮公司的成本压力。面对不利局面,公司发挥规模优势和提升管理效率,最终实现上半年平均单箱航运成本同比下降3.66%,剔除燃油费后的平均单箱航运成本同比下降6.76%。上半年公司新交付的9艘大型集装箱船舶,运力规模首次突破200万标准箱,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与此同时,公司持续优化运力结构,新交付船队全部投入欧美主干航线,替换下来的运力主要投放在新兴市场,公司新增了远东-南非、远东-南美西、欧洲-南美西、南亚-欧地等多条与新兴市场相关的航线,全球航线网络布局进一步完善。上半年公司在新兴市场的货运量增幅达到27%,远高于欧美航线。面对市场运价承压下行、油价大幅攀升等不利因素,公司坚持规模化、全球化战略,聚焦贸易格局变化,持续优化网络布局,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区域市场和第三国市场,实现了与运力规模相匹配的货量增长。分业务来看,上半年中远海运集运完成货运量1,123.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2.4%,超过市场货量平均增幅;中远海运港口完成总吞吐量5,670.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6.5%,规模优势和管理提升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发力“一带一路”沿线布局,发挥港航协同优势。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投入约189艘船舶、125万标准箱运力,约占公司总经营船队规模的60%。上半年海外地区码头吞吐量同比增长36.8%,其中新加坡中远—新港码头自今年初起新增1个泊位,吞吐量大幅上升63.3%;公司充分发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作用,增加自营船队及联盟挂靠,上半年比港码头吞吐量同比增长18.4%。同时,公司结合航线布局,积极发展海铁联运业务,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半年,以希腊比港为依托的中欧陆海快线班列运行数量达到475列,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00%。公司与中国铁路总公司合作,新开行了天津至莫斯科、南昌至莫斯科、连云港至阿拉木图/塔什干等3条国际班列。公司在国内开行的外贸铁路线路共计110条、内贸线路150条,到门网点2万个,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选择和“端到端”运输解决方案。

  投资建议

  随着收购东方海外国际项目的完成,中远海控旗下集运业务板块的运力规模已超过270万标准箱,加上订单运力,将超过300万标准箱,运力排名上升至全球第三位。展望2018年下半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复苏通道,尽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将可能在部分程度上抑制全球经济增速,但预计全球经济整体上仍将延续2017年以来的增长态势,为集装箱货运量增长提供保障。运力方面,目前集装箱船舶订单处于历史低位,运力交付压力趋缓,且未来两年新增运力增速将进一步下滑。同时,集运业经历此轮整合后,未来的发展将更具可持续性,集运市场也将更趋稳定。港口方面,在继续加强与海洋联盟和本公司旗下船队的协同作用下,下半年本公司码头业务的吞吐量将继续提升。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当前公司再次进入极具配置价值的时间段,经过调整后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14.67亿元,22.52亿元和49.22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导致贸易量下滑,油价持续上涨,汇率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