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三季报点评:再生铅业务贡献业绩增长,储能打开未来发展空间
内容摘要
  事件:

  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8.35%;营业收入为65.8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3.70%;基本每股收益为0.5元,较上年同期增8.70%。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3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37.00%;营业收入为24.5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6.67%;基本每股收益为0.15元,较上年同期减42.31%。

  观点:

  1.其他收益及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改善

  2018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35%,主要来源于列入其他收益的增值税即征即退以及政府补助的大幅增长,前三季度其他收益总额同比增长130%,达到2.85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66%。公司从事的电池回收业务属于环保产业,有望长期获得政策及资金支持。

  2018Q3经营性现金流为5亿元,较2018Q2的500万元大幅提升,根据公司历史数据,第四季度现金流状况往往较好,在三季度已有良好现金流的基础上,今年现金流有望实现大幅改善。

  2.再生铅业务持续贡献公司业绩

  电池回收是公司主营业务,再生铅业务公司业绩提升的最大驱动力。负责铅回收业务的是子公司华铂科技,再生铅价格在今年从17年底的1.8万元/吨上涨到2万元/吨,极大提升了铅回收业务的盈利能力,2018Q3再生铅价格维持在1.8万元/吨附近。报告期内,华铂科技“废旧铅蓄电池高效绿色处理暨综合回收再利用示范项目”完成建设,项目采用行业先进环保的铅回收工艺和装备,实现全过程无害化处理,大幅提升了公司的铅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率及回收产能,形成了更强的规模效应,进一步增强了盈利能力。

  废旧电池回收以及电池梯级利用政策力度不断在加大,生态环境部、工信部分别出台了再生铅行业规范以及新能源车废旧电池回收方案,这些政策的出台提高了环保要求,使得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公司凭借着先发和规模优势,将受益于行业集中度提升。

  3.储能业务先发优势奠定未来发展基础

  公司在储能领域已具备先发优势,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公司在2017年储能项目投运规模上分别列全球第二、全国第一。在发展国内储能电站业务的同时,国际市场也取得突破,公司与德国Upside已签署总容量超过50MW的调频服务储能系统项目,目前10MW项目已竣工。

  国家对于储能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鼓励利用峰谷电价差、辅助服务补偿等市场化机制,促进储能产业发展。储能业务虽然目前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仍较低,但在先发规模优势以及政策支持下,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储能业务高毛利率将显著提升公司利润率中枢。

  4.后备电源产品多元化发展

  公司传统优势是铅蓄电池,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积极开展应用领域研究,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共同开发研制核电用蓄电池、移动式储能系统、调峰调频储能电站等,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双方合作开发了“CAP1400超大容量1E级铅酸蓄电池自主化研制项目”,为铅蓄电池高端应用打开了空间。

  在锂电池替代传统铅蓄电池趋势下,公司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加大锂电池占比。随着锂电池产业链价格下降、竞争力进一步增强,锂电池将是支撑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针对后备电源业务,公司对后端市场进行了更广泛挖掘,将应用场景从通信基站逐步拓展至数据中心、地铁等,通过市场拓展实现销量增长。

  结论:

  公司是国内铅蓄电池龙头,积极发展锂电池、储能、废旧电池回收业务,在具备先发优势以及政策支持的情况下,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预计公司2018年-2020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4.2亿元、111.6亿元和132.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5.46亿元、6.55亿元和7.82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62元、0.75元和0.89元,对应PE分别为19、16、13。维持“强烈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