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最严环保建设一流湾区,清洁能源构筑湾区基础
内容摘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一流湾区的定位,我们认为湾区建设必将带来大量增量环保投资需求。

  水务:珠江流域等水系治理将是未来重点:目前,大湾区珠三角九市仅15个黑臭水体仍在治理中。近期,深圳龙岗区提出计划投资约176亿元,围绕龙岗河、深圳河、观澜河三大流域开展新一轮治理。《纲要》中也提出,要重点整治珠江东西两岸污染,强化深圳河等重污染河流系统治理。我们预计未来两年珠江流域治理总投资不低于300亿元。

  大气:网格化监测助力湾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2018年大湾区珠三角九市中仅肇庆市11月PM2.5为良,其余全部为优。《纲要》中提出,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珠三角九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大湾区进一步提升空气质量需借助网格化监测,对先河环保等监测企业构成利好。

  垃圾焚烧:湾区发展带来大量垃圾焚烧投资需求:大湾区人口长期处于净流入状态,垃圾清运量持续增长。大湾区快速发展背景下,土地日益稀缺,垃圾处理将向“零填埋”转变。我们预计到2022年,大湾区垃圾焚烧缺口1.5万吨/日(焚烧占比60%),对应总投资75亿元。

  危废:焚烧、填埋资质稀缺,将是未来建设重点:2018年大湾区危废总产量约240万吨,核准资质量366万吨/年,其中焚烧、填埋资质量分别为11.74、13.28万吨/年,非常稀缺。大湾区危废焚烧、填埋将是未来建设重点,本土企业东江环保作为全国危废龙头将显著受益。

  土壤:场地修复将是未来治理重点。《纲要》提出,积极推进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示范。2019年3月4日,《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2019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出台,针对场地修复列出了明确项目表,其中大湾区内场地修复总投资约8679万元。示范项目的实施将驱动大湾区土壤修复订单加速释放。

  能源:清洁能源构筑湾区基础,发展核电优化电源结构:核电利用小时远超其他类型的发电设备,上网电价低于火电、风电等主力电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对稳定可靠、成本低廉、清洁环保电力供给的需求只增不减。假设“华龙一号”太平岭一期、AP1000陆丰一期均能获批开建,待2025年前后投产商运,广东省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99.8万千瓦。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大湾区快速发展背景下,环保公用中垃圾焚烧、危废、核电等板块将显著受益,建议重点关注:1)水务:大湾区环保治理中水系治理被摆在首位,建议关注铁汉生态;2)大气:网格化监测龙头先河环保;3)垃圾焚烧:本地优质运营公司瀚蓝环境、深圳能源;4)危废:关注深耕广东的全国危废龙头东江环保;5)土壤修复:已有丰富项目经验的土壤修复龙头高能环境;6)核电:大湾区规划要求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建议关注拟回归A股、国内装机第一的中广核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