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5.09%,南船高科技上市平台未来资本运作可期
内容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18年年度报告,年初至报告期末实现营业收入32.64亿元,同比减少23.44%,实现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增加115.09%,基本每股收益0.089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78%。

  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115.09%,受中船九院和资产重组影响,营收有所下降。年初至报告期末实现营业收入32.64亿元,同比减少23.44%,本期营业收入减少主要原因系(1)子公司中船九院本期收入减少,受经营模式改变及拆迁滞后等因素影响,导致土地整理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6.42亿元;(2)公司于2016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业务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母公司已于2017年停止承接原有业务,以前年度遗留未完工项目大部分已于去年完工,导致船舶配件业务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4.6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65亿元,同比增加115.09%,主要系因公司全资子公司中船九院转让徐州中船阳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1%股权实现投资收益所致,影响金额约为13,80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78亿元,同比大幅度下降,主要系子公司中船九院研发投入费用增加,其对联营及合营企业产生的投资收益减少。

  毛利率略微下降,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支撑长期发展,跨期遗留项目基本完成。2018年毛利率为10.07%,土地整理服务产品收入同比减少86.37%,毛利率上升48.24%,主要原因为由于折现利息影响,对本期收入下降有所缓冲,导致本期收入下降幅度小于成本的下降幅度。船舶配件产品毛利率下降34.80%,主要原因为受船舶市场等整体外部环境低迷的影响,收入减少。研发收入同比增长28.47%,支撑公司长远发展;管理费用同比增加15.28%,系子公司中船九院本期职工薪酬及咨询费增加;应收账款同比增加17.30%,应收票据同比增加273.92%,系子公司中船九院本期项目结算增加导致;预付款项同比增加11.10%,系子公司中船九院本期预付工程款的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努力推进跨期存量项目的结算及存量资产的盘活工作,在报告期内共完成跨期遗留项目52项,项目收款合计约1.75亿元,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原遗留项目绝大部分已完成。

  中船工业集团高科技及新产业上市平台,资产注入正在推进,看好公司的平台价值。2018年,公司着力布局舰船海洋工程装备、军用高科技装备产业,致力于全面建设成为中船工业集团高科技、新产业的多元化平台型管理公司,形成具有多个一定规模产业的管控平台。公司2019年3月19日披露重组预案称,拟发行股份买海鹰集团100%股权、中诚装备80%股权,布局高科技及军民融合新型产业。海鹰集团为中国第一家水声设备制造企业,目前已形成了以水声设备、海洋电子、医疗电子、机电装备等业务为主体的科研生产体系;中诚装备主营业务包括接起重设备安装及维修工程、园林工程、钢结构工程、建筑设备租赁、建筑设备安装及维修、大型地下掘进设备租赁、大型地下掘进设备安装及维修等。此次资产注入既符合上市公司的发展使命,又与上市公司原有主营业务在战略定位、资源、技术、渠道以及管理等方面形成全方位协同。我们认为公司将充分受益国企改革、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以及资产注入的多重红利,看好公司的平台价值。

  南船核心资本全面整合,南北船合并预期升温,看好船舶行业资产重组及外溢效应给公司带来业绩增长点。南船集团进行大规模资产重组调整后,上市平台基本按照业务板块划分,旗下资产定位更加清晰,也为以后的资产运动推动留下可能。2019年央企负责人工作会议上也指出要在高端制造、造船和化工行业进行重组调整,南北船合并预期升温。我们认为,南船集团和北船集团通过重组整合有利于形成合力,产能出清。2007年以来,国际海运贸易增速放缓和船队的过度扩张导致航运市场运力过剩,近年来抑制了造船业的增长。受世界经济和航运市场复苏动能减弱、新船市场深度调整的影响,融资难、盈利难、接单难等深层次问题使得船舶工业复苏仍需时间,但也正在缓慢好转,目前船舶工业呈现出三大造船指标保持领先、骨干船企竞争力不断提高、过剩产能有效压减、船舶修理业运行良好、新型海工装备快速发展、船配产品研发不断取得新突破的良好局面。船舶行业处在历史发展的拐点,我们看好未来行业的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6.23/40.94/47.24亿元,归母净利润0.74/0.84/0.9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0/0.11/0.13元。同时看好公司作为南船高科技+新产业发展平台的价值,给予“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