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银行行业专题研究:当前银行资产质量怎么看?
内容摘要
  零售占比崛起,部分行业进入不良出清后期

  基于“不良暴露程度”,不良出清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不良生成压力逐渐加大;第二阶段,银行调整投放政策、边际收缩其信贷投放;第三阶段,不良生成压力减缓,贷款投放收缩放缓;第四阶段,不良出清接近完毕,新增信贷投放使不良率下降。体现在不良暴露程度上就是,慢升-快升-慢升-回落。为简化分析,银行信贷结构可采取“五分法”:对公三大类(不良高发行业、基建/市政类、地产类)、零售两大类(房贷按揭、信用卡/消费及经营贷)。基于商业银行08-17年数据的结论:对公不良高发贷款占比压降速度加快,17年压降4pct,高于16年的3.23pct;基建/市政类贷款占比16-17年共提升2.79pct;房贷增势放缓,信用卡/消费及经营贷占比提升加快;批发零售业、采矿业等或已进入不良出清后期的良性循环。

  大行不良生成压力趋弱,股份行个贷风险有所暴露

  不良生成重心正逐渐从对公转到零售。大行+股份行,制造业18年不良额YoY+9.56%,批发零售YoY-3.45%,整体增速已经下来了;而17-18年信用卡不良增速从9%提到了21.81%。大行不良生成压力已减弱。批发零售不良暴露程度已于16年触顶于3.74倍,之后显著下降,或已进入出清的后期阶段,池水转清;制造业不良暴露程度上行趋缓,伴随着贷款占比压降,拐点也有望在1-3年内来到。大行信贷结构以房贷和基建/市政类为主,但这两块未来大幅恶化的可能性小。股份行不良生成快于大行,未来主力或在个贷。18年制造业不良额YoY+14.6%;信用卡+37.6%,风险有所暴露。近几年才逐渐增加起来的消费信贷,未来也有可能面临不良扩大的风险。

  上市行贷款结构继续分化,18H2不良生成加大或因分类趋严

  以“五大类”观察贷款结构,投向政策的边际倾向。18H2大多数上市行的不良高发行业占比下降的,但占比增长的领域不同:大行主要增房贷,股份行主要增信用卡/消费及经营贷,城商行部分增消费及经营贷、部分增基建/市政类,农商行主要增消费及经营贷。总体看,大行的信贷结构变化幅度相对较小;中小行信贷结构调整相对较大,向信用卡、消费及经营贷倾斜。分类趋严使18H2不良净生成率走高。15-16年间,上市行不良生成压力已触顶回落,此后便开始显著下降,不良生成压力减轻。但18H2不良净生成比率再次上行。考虑到13-16年的不良出清进程已进入生成压力趋弱的后半段,在很短的时间内再次向上,更可能源于分类标准趋严的影响。

  投资建议:部分行业或进入不良出清后期,不良生成压力减轻大势所趋

  08-18十年间,房贷占比+15.7pct,对公不良高发行业-11.9pct;批发零售业、采矿业或进入出清后期。逆周期调节或中和贸易摩擦对资产质量的影响,分类趋严亦不改不良生成压力减轻趋势,银行资产质量担忧或不大。继续主推大行和低估值优质中型行-平安、光大、江苏等,6月首推工行。

  风险提示:更严格的风险分类办法使不良生成压力加大;经济超预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