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行业零售转型动态跟踪:行业零售转型加快推进,消费类贷款继续高增
内容摘要
  各家银行零售转型推进持续,从18年来看,大部分银行把50%以上的信贷投向零售,其中信用卡、消费贷款持续成为除房贷外的重要增长引擎。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消费类贷款18年不良率有所抬升,虽然绝对水平仍在低位,但考虑到近两年仍处于各家银行投放扩张期,未来潜在风险需要关注。负债端,行业18年零售存款增速回升,主要来自定期存款贡献,在对公存款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各行对零售负债的争夺更为激烈。银行板块目前对应19年PB为0.85x,股息收益率4.2%,估值性价比突出。个股方面,关注股份行在前期调整后的修复机会,同时看好基本面表现稳健的大行和招行。

  零售贷款维持高增,中小银行消费类贷款增速进一步提升。在我们统计的21家主要上市银行中,2018年零售贷款同比增16.9%,整体仍维持高增,增速较2017年20.7%的水平小幅放缓3.8个百分点。21家主要上市银行中将超过50%的新增贷款投向零售的有15家,较2017年新增2家,其中2018年平安银行(104%)、建设银行(80%)、浦发银行(68%)排名靠前。结构上,2018年按揭贷款在零售中的占比小幅下降,较17年下降0.9个百分点至65.8%,15.3%的同比增速低于零售贷款整体增速,投放主体仍以四大行为主。而消费贷和经营性贷款规模在18年监管利好政策频出背景下,增速进一步大幅提升,同比增28.1%,较2017年同比增速提升了12.1个百分点。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是中小行零售发力的重点,无论是增量规模还是存量占比均排名靠前。个体上,宁波和上海银行在消费类和个人经营类贷款方向投放最多。

  信用卡业务增速放缓,信用风险整体上行。信用卡业务一直是各家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尽管18年大行和股份行信用卡发卡量仍保持快增,同比增25.7%(vs2017年同比增19.3%),但2018年行业信用卡贷款增速有所放缓,同比增24.0%,较18年34.2%的高速增长放缓10.2个百分点,预计是受到18年卡业务信用风险提升的影响,银行主动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控制。2018年受“共债风险”以及信用卡自身发展周期因素影响,信用卡风险有所增加,不过考虑到主要股份行已相继采取应对措施和国内逐步完善的信用体系,预计风险整体可控。从收入来看,18年大部分银行卡手续费的占比进一步提升,成为手续费收入的主要增长来源。个体来看,无论是信用卡发卡量还是信用卡贷款增速排名靠前的都是股份制银行,2018年信用卡贷款在零售贷款中占比排名前三的为平安银行(41%)、华夏银行(38%)和光大银行(38%)。

  零售存款表现改善,关注个体揽储能力差异。在18年行业整体存款增长乏力背景下,主要上市银行零售存款依然较快增长,同比增10.6%,增速较2017年4.5%的水平提升6.1个百分点,零售存款增速修复,且大部分银行零售存款占比进一步提升。结构上大部分银行零售存款增长主要由高成本的定期存款带动,仅中行和农行18年零售活期在新增零售存款中占比靠前,分别为79%/77%。其余主要上市银行新增活期存款占比均低于40%,存款定期化现象持续。未来如何进一步增强个人客户的黏性将成为各家银行零售提升的关键。从18年存量数据来看,存量零售存款占比较大的主要还是具有网点优势和群众基础的传统四大行、招行,其中农行排名第一,零售存款在总存款中占比56.5%。

  零售盈利贡献提升,个体表现分化。2018年,主要上市银行零售收入同比增15.7%,较2017年增速(+8.5%)进一步提升。从零售收入在总收入中的贡献占比来看,大部分银行零售贡献度提升,其中股份行领先优势明显,截止18年底排名靠前的三家均为股份制银行,分别是平安银行(53%)、招行(51%)和光大(42%),而零售收入增长较快的主要为在低基数基础上快增的城商行。在零售板块盈利能力方面,各行在零售业务发展质量方面表现分化,通过对比各家银行零售板块单位资产回报率发现,宁波、招行和平安单位资产的收入和利润贡献度都排名靠前,单位资产利润回报率分别为3.2%/2.8%/2.0%,不过整体来看,行业单位零售资产利润回报率同比有所下行,预计与2018年存款定期化和信用卡不良提升相关。

  风险提示:经济下滑导致资产质量恶化超预期,金融监管超预期,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