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国防军工行业报告:光威复材VS中简科技对比分析
内容摘要
  产品技术方面,光威复材是行业标准制定者,中简科技是后起之秀。2005年光威复材研制的GQ3522碳纤维达到T300级水平,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碳纤维工程化的企业,公司主持制定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碳纤维预浸料》两项国家标准,其产品GQ3522碳纤维稳定供应我军战斗机、直升机、运输机等装备。中简科技的工程产业化产品也已经达到了东丽T1000的水平,其生产的ZT7系列(高于T700级)高性能碳纤维率先实现国产航空航天重点型号的全面批量稳定应用。

  财务数据方面,光威复材龙头地位明显,中简科技毛利首屈一指。

  规模上光威复材是碳纤维龙头。光威复材2018年营业收入13.64亿元,净利润3.77亿元,体量规模和盈利能力是处于遥遥领先地位。中简科技是军用碳纤维新秀,其T700级碳纤维已经批量供应主机厂,2018年实现营收2.13亿元,净利润1.21亿元。

  中简科技纯军品,毛利水平高。2018年中简科技军品营收占比高达99.77%,而光威复材随着碳梁业务的放量,军品比例由原来逐渐上升趋势迅速下降,2018年估算公司军品收入占比约有49%,已不足总营收一半。中简科技由于纯军品毛利率高达79.6%,而光威复材为46.7%。

  非经常性损益对光威复材的影响更大。2018年光威复材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9491万元,占到归母净利润的25%,对公司盈利实现影响较大。非经常性损益涉及增值税退税和研发项目经费,增值税退税跟随军品增长,去年递延收益大幅增长,预计今年其他收益将超过1亿元。中简科技由于研发项目规模较小,增值税退税跟收入成比例,因此非经常性损益占到归母净利润比例为12%,相对光威复材较小。

  成长空间方面,光威复材布局大丝束碳纤维,先行一步扩展民品市场。目前大丝束碳纤维的价格可以控制到小丝束碳纤维的50%-60%左右,而其主要性能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小丝束碳纤维,发展高性能低成本大丝束是民用推广的重要途径。军用市场空间有限,未来需求保持20%增速,因此必须要全产业链布局,发展高性能大丝束碳纤维,光威先行一步已在包头战略筹划,短期解决碳梁用碳纤维产能不足问题,长期则助力公司在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

  风险提示:碳纤维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军用碳纤维订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