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研报中心>>
液态金属渐入佳境,医用镁合金产业化获突破
内容摘要
  2019年中报发布,业绩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公司实现营收5.24亿元,同比增长30.06%;归母净利润2,834万元,同比增长18.55%;基本每股收益0.0616元,同比增长14.29%;扣非净利润1,918万元,同比减少-7.64%;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417万元,同比转正。公司整体业绩保持平稳增长,主要受益于汽车、消费电子、通讯等领域的发展。

  公司是全球液态金属领域产业化龙头,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生产锆基非晶合金的生产线。据公告,公司是行业内进行液态金属研发的先驱,具备从材料到设备和设计一体化的制造能力,也是全球唯一将液态金属应用在汽车行业的企业,上半年公司液态金属产品销售收入为4,144.85万元,同比增长94.15%。公司2017年获得技术突破,2018年块状非晶开始批量化生产,未来订单量有望持续增长。一是公司液态金属产品已经在新能源车、5G通讯、消费电子等领域与相关客户进行合作。生产的液态金属FaceID支架已向小米、OPPO、华为等国内知名手机厂商批量供货;公司生产的5G基站产品有滤波器,散热壳体等,目前与国人通讯等客户进一步合作,并与特斯拉、三星、蓝思科技、ABB等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二是与多家公司和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扩大液态合金的产业化规模。据公告,7月22日,公司与东莞市清溪镇人民政府签署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合计投资3.8亿元,共同建设液态金属项目;8月12日公司与三祥新材签署合作投资框架性协议,拟以60%:40%出资比例,合计投资6亿元,共同建设液态金属项目,随着产业化的扩大,有望加快液态金属应用领域扩大,提升市场规模。

  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把握新能源车发展大潮。据公告,公司长期致力于研发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具有在模具研发设计、新材料工艺、表面处理等领域领先的研发实力,拥有铝镁合金压铸机超过100台,拥有全国最大的4200T铝镁合金压铸机,精密件压铸技术国内领先,上半年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为1.5亿元,同比增长12.65%。据公告,公司作为供应商已进入特斯拉、比亚迪、吉利、LG等国内外知名客户供应链,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一是宜安云海轻合金精密压铸件生产基地项目一期已经投产。据公告,目前宜安云海项目一期全部生产配套工序都已建设完成,压铸机已完成安装调试,投入生产,目前正在启动二期建设。二是不断加大产能合作,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据公告,8月26日,公司与宁德时代、三祥新材和万顺集团签署四方合作投资框架性协议,拟按30%:25%:25%:20%的股权比例共同投资20亿元,建设镁系合金材料项目,进一步加大上下游合作,扩展公司在镁系合金领域的市场份额。

  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领域获得突破,产业化进入新阶段。公司是国内医用镁合金产业引领标准制定、临床和产业化的先锋,据公告,公司7月13日收到国家药监局核发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批件,标志着公司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临床试验审批正式通过,成为国内首款获准临床的生物可降解金属螺钉,公司医用镁合金产业化更进一步。据公司估计,未来10-15年骨科产业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15%,骨科产业医用镁合金材料市场规模就可达120亿。公司未来将开展临床试验工作,临床试验成功后申请产品注册,预计在2020年底有望实现上市销售。

  株洲市国资委入主,助力公司加速产品推广。据公告,株洲国投于2018年2月全额认购公司定向增发的5,000万股,于2018年11月接受宜安实业协议转让的4500万股,目前株洲国投累计持股比例达20.64%,拥有表决权达27.97%,其100%控股股东株洲市国资委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国资委的加入将对公司后续的成长提供资源支持,将加速促进宜安液态金属在株洲市通用航空产业、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上的推广和运用,对相关业务的开展产生协同效应。

  给予“增持-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18.25元。随着公司产能逐步释放以及产品规模化应用,我们预计2019-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9、1.20、1.4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2x、60x、48x。考虑到公司技术壁垒较强,且公司所在领域未来市场空间较大,当前约120x(PETTM)估值水平处于近五年中枢水平,给予公司2020年动态市盈率70x,6个月目标价18.25元。

  风险提示:1)项目产能投放不及预期;2)下游对镁合金及液态合金需求不及预期;3)医用镁合金临床实验进度不及预期。